倚门回首嗅青梅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几位诗词楹联协会的朋友,我也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写起诗来。

        美丽乡村采风,不懂格律,也敢班门弄斧,却也得到老师的指点,学到了不少东西。渐渐地,我对律诗绝句有了兴趣。于是我把我的大学教材《古代汉语》拿出来重新研读,当年在书上勾画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巧,诗词楹联协会每周六开设诗词讲座,我终于有了向老师们学习的机会!

        第一讲,李辉老师给我们讲了诗歌的发展及其新时期的创作方向。张公献老师用自己的诗向我们讲解如何注意平仄韵律,如何挖掘诗歌的内涵。单桂体会长也用自己的一首诗来讲解如何把握绝句的平仄。他们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给我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在他们“不要怕丑”的鼓励下,我也真的就在纸上平平仄仄地画起来,并把“诗作”发到群里让大家斧正。老师们真的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也在老师的指正下反复修改。他们的一句“不要急,慢慢来”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尽管我的诗作稚嫩,缺点多,但老师们没有笑话我,这让我很是感动。我也就更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发出来,把“不怕丑”的精神发扬光大。

        第二讲,是曹新功老师讲述绝句的创作。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讲述了如何去写绝句。曹老师推心置腹,毫无保留授课,让大家没有距离感。讲课内容也很接地气,为我这样的新手指出了方向,让我少走弯路。曹老师也每每给我的新作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倍受鼓舞。

        第三讲是孟国田老师讲词的写作。我没写过词,尽管我也比较喜欢词,尤其喜欢“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词,却从来没想过填词。通过孟老师的讲解,我也想尝试着一下。孟老师说,从简单的开始,先写浣溪沙。正好,我们九年级语文正学习李煜的《相见欢》和晏殊的《浣溪沙》,在学生背书的时候,我便尝试着写了一首《相见欢》和一首《浣溪沙》。感觉是无病呻吟,就没有发到群里。但终究进行了大胆尝试,也算是有了进步。

      第四讲,是单桂体会长主讲“倚门回首,再把青梅嗅”。

        单会长引诗据典,讲述如何欣赏好诗,如何创作好诗,并归纳渐出好诗的七个要点。无论是对提高我们的欣赏诗歌的水平,还是提升我们的写诗水平,都有很好的启发。尤其是他朗诵的《蜀道难》,气势恢宏,声情并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建议:每周讲课结束后,再加一个学员诗词创作秀环节,让学员把自己的诗作拿出来,讲讲他的创作过程。这样大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请领导考虑!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诗词楹联协会的诗词讲堂上,我相信,我和我的伙伴们都会不停地收获着惊喜。群友们,还犹豫什么?一起来听课吧,我们一起嗨起来!

倚门回首嗅青梅,

诗丽气华才逸飞。

若得每周诵雅韵,

犹如久旱响惊雷。

        仅以此文感谢诗词楹联协会以及帮助过我的老师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下面这篇日记, 【小学生日记】: 刚考完妈妈就让我学习,学习。爸爸也治不了妈妈,整天稀罕她得很,不...
    上山亩教育阅读 219评论 1 0
  • 一直想动笔写些什么,关于你,关于我,或悲,或喜。 一别两年,再见,或许只是为了彼此作一次真正的告别,更冷静也更痛苦...
    十三星瓢虫阅读 426评论 10 10
  • 1988,1997,1999,2008,2016,这些年份,镌刻在我的心底,更在爸妈的时光里重要而无法抹去,苍凉醒...
    猛料蜀黍阅读 167评论 0 1
  • —那熟悉的侧颜,又让我不禁陷入深深的记忆……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出众的外貌,甚至于有点自卑,我...
    Night_MarTin阅读 2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