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面
臊子面是名扬八方的陕西关中美食,尤以岐山臊子面最为出名,被列为国宴面食之一。其做工讲究,食材丰富,色香味浓,营养可口,满嘴留香,在我的家乡有着第一美食之称,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解乡愁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咥一大老碗香喷喷酸辣辣,薄、筋(筋道)、光(滑溜)、煎(热)、稀(汤多)、汪(油多)的正宗岐山臊子面,立马有了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一般的感觉,真是味蕾惹乡愁,味蕾解乡愁啊!
臊(sào,不读shào)子面,是西北地区汉族传统面食,以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最流行,也是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著名小吃。臊子面,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陕西省臊子面历史悠久,尤以宝鸡市岐山县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
据说岐山的臊子起源于商周时期,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大小饭店都供应臊子面,或者干脆就起个“岐山臊子面馆”“臊子面馆”或"老**臊子面”等,只卖臊子面。而其生意往往不错。
其实臊子面说通俗就是肉丁面或肉末面。在《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这里的臊子就是肉末,肉丁的意思。
臊子面做工精细,程序考究。
1. 五花肉切薄片,锅烧热中火加适量底油,放入八角,花椒,小茴香出香味后,将猪肉片放入翻炒,炒至肉全部变色放入姜末,辣椒粉继续翻炒,随后烹入黄酒,翻炒至肉片的水份都出来了,有红油析出后烹入陈醋,出醋香味后加酱油,翻炒均匀后加入2碗开水,转小火煨炖30钟,即成肉燥
2. 鸡蛋在碗中打散,平底锅抹层油,将鸡蛋摊成薄皮(一枚鸡蛋能摊出三张),晾凉切成小块备用
3. 胡萝卜,土豆,豆腐泡,木耳切成细碎的小块,青蒜,香菜切碎备用
4. 另起锅烧热加底油,放入1小勺辣椒粉,出辣椒香味加胡萝卜,土豆,木耳煸炒透后,加适量的肉燥,用5汤匙陈醋烹香,加两碗清水烧开备用
5. 煮面,面煮熟后放入大碗中,浇上配汤,撒上漂菜--蛋皮,豆腐泡,青蒜,香菜即可.
风味特点
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
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
臊子面,品种多达数十种,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得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有关岐山臊子面,民间还编成了陕西快板书,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表达了人们对其的喜爱:
陕西快板
《赞岐山臊子面》
提起岐山臊子面,
世上无人不称赞。
民间手艺代代传,
至今已经几千年。
赛过兰州的牛肉面,
出了西府就口味变。
薄筋光,酸辣香,
煎稀汪,后味长。
色泽鲜艳醋出头,
一看你就口水流。
撒些蒜苗和香菜,
人人见了人人爱。
能治感冒能发汗,
胜过四川担担面;
既有汤水又有面,
胜过武汉热干面;
五颜六色真好看,
胜过北京炸酱面;
又薄又光挑不断,
胜过过桥烫米线;
营养丰富价格贱,
胜过上海阳春面;
五洲四海放眼看,
哪有这么好的面?
…………………………
周文王,周武王,
横扫六国秦始皇,
唐太宗,汉刘邦,
则天武后变女皇,
十三朝代多帝王,
都爱吃岐山一口香!
姜太公,垂钓竿,
每天面条吃九碗,
迎来文王访大贤,
创立周朝八百年;
周公旦,爱吃面,
三吐哺,一顿饭,
整天忙得团团转,
招待贤人臊子面;
蒙恬吃了岐山面,
驱逐匈奴把功建,
胡马不敢度阴山,
修筑长城整两万;
韩信吃了岐山面,
南郑去把汉王见,
拜将台上威风现,
垓下一战定西汉;
卫青吃了岐山面,
带着外甥去征战,
河西漠北刀兵见,
匈奴心惊又胆颤;
张骞吃了岐山面,
西域诸国全走遍,
丝绸之路长漫漫,
三十六国通大汉;
苏武吃了岐山面,
北海牧羊节不变,
冰天雪地思大汉,
北地传书有鸿雁;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
寻找厨师到岐山,
从此不吃大米饭,
三军改吃臊子面;
薛仁贵吃了岐山面,
平定天山只三箭,
征东征西不间断,
伙头军做臊子面。
杨虎城吃了岐山面,
敢同老蒋对着干,
张学良吃了岐山面,
敢在西安搞事变!
…………………………
说了正面说反面,
反面经验要借鉴:
幽王不吃臊子面,
骊山烽火遭大难;
胡亥不吃臊子面,
赵高专权天下乱;
霸王不吃臊子面,
自刎乌江把头献;
吕后不吃臊子面,
吕氏家族全完蛋;
王莽不吃臊子面,
难将汉室江山篡;
杨广不吃臊子面,
溜到江都阴魂散;
安禄山没吃臊子面,
蹦跶几年被平叛;
慈禧没吃臊子面,
晚清几年就完蛋;
袁世凯没吃臊子面,
皇帝美梦两月半;
蒋介石没吃臊子面,
捉蒋亭前遇兵变。
…………………………
岐山面,真有劲,
曾经招待克林顿;
西哈努克也喜爱,
吃了不想柬埔寨;
连战吃了十八碗,
赞同统一收台湾;
特朗普若吃岐山面,
哪还敢搞贸易战?!
…………………………
开展外交搞统战,
用得上咱岐山面;
发展经济搞旅游,
西府小吃数一流;
一带一路启航程,
岐山面要立新功;
凤鸣岐山时代变,
臊子面作新贡献;
以食为天民为重,
早日实现中国梦!
战友们,要记清:
想吃好面到关中,
出了西安过扶风,
就到咱们岐山城,
咥上一碗臊子面
保你不想别的饭。
哨子面――我家乡的主打面,是我一生走到哪里都喜欢的美味美食,是我走到何处都忘不了美食,每当回到故乡或身处异乡,只要吃一碗老妈和兄弟姐们亲自做的哨子面,浓浓思乡情,尽在这碗面中,酣畅淋漓解乡愁!每次离开家乡,母亲便会在我离开前做一大锅肉臊子用罐子盒子盛好带回北京,能解一两个月的味蕾需求。即便在吃完了,自己也常常做一碗并不很正宗臊子面,立马有了回家乡的感觉。儿子孙子也都对臊子面情有独钟。都说最亲不过家乡人,最美不过家乡水,最香不过家乡食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