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方能致远

2003年6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永康方岩胡公祠考察时,凝视着祠外照壁上“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八个字说:“我在宁德当书记的时候,向干部们提出来的号召就是‘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我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如果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力量便是造福一方的注脚,那么清廉便是一道底线,一道使干部在造福一方的路上持续走下去的资格,一旦突破这道底线,便会万劫不复。

清廉为本,是人以清廉为本,所以,清廉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最大的诱惑永远是自己。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价值观,面对各式各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不能有丝毫放弃原则的想法,要多拂“思想尘”、常破“心中贼”,坚定理想信念、牢筑思想防线,规规矩矩、务守清廉。

要以正确价值观引航清廉之路。树立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便有什么样的行为。错的不是外部的环境,错的是本心的迷失。无论是坚守“一钱太守”刘宠的自律,还是践行当代公职人员的服务宗旨,核心都在于树立“当官为民、用权为公”的价值认知,从思想根源上摒弃“特权思维”“侥幸心理”,让清廉成为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而非外在强加的约束。

要以知敬畏筑牢清廉防线。要敬畏党纪国法,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个人搞“特权”的抓手;要敬畏人民,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要敬畏我们的职业操守,坚守职业底线,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不被人情往来、利益输送所裹挟。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唯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守住初心,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要以持之以恒的定力涵养清廉本心。清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事一处之守,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它可能是日常工作中对面对管理服务对象一顿饭的礼貌推辞,是节假日前对一份礼物的坚决拒绝,是面对人情裹挟的坚定立场。当要牢记“水滴石穿”,唯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方能养成清廉品格。唯有摒弃“一时松懈无妨”,锲而不舍,方能将清廉要求融入日常、化为习惯,才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行稳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