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常有一种感觉,某些时刻,我的灵魂进入了真空状态。
佛有三法印,最后总结一个“空”字最妙。
前两年流行一个词叫“场域”,为什么我会觉得它流行呢,因为当时这个词在跨境电商领域差点被用烂了,而我一个并不关心电商和直播的人,竟然也或间接或直接地接触了这个词汇。
刚好上几周约了一个朋友聊天,也聊到了“场域”这个内容,不过只是作为语句的结构性词汇,没有作为交流的中心主题。
(有一个说法:当一个非专业人员对某个领域内的某些特定的专业内容感兴趣并能用带有传播效应的特征化词汇描述出来,同时他不会深入去做探索,那么,这个内容,已经流行)
场域理论的社会学含义
场域理论的抽象意义
我对于场域的理解和想象,是通过一种文字的表面解读平移到“圈子的权力结构”这样的场景中去的。
这样就比较好理解:权力的达成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社会地位,资本或者学识或者能力,技术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来其实“场域”的语义色彩比“权力”要正面。
以上,作为我后续内容说明的注脚。
就在半个小时前,我发现我存在的某个场域里,多个“位置“产生了很明显的能量变化,好像是小型地震一样,把我晃了一下。
就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那一瞬间我好像被动从当下环境里抽离开,然后有一个神奇的入口让我进到了一个“真空”的世界,我看见那些“砝码”漂在其间,或轻或重,清清楚楚。
但有一个声音从我内心深处传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觉得我有点魔怔了,但可能又相反,说不定那是我难得“明心见性”。
此时此刻,入口已关闭,那些“砝码”再次隐去。
我想起来那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信什么,不是很重要。我也不大可能有这个慧根。但是见到了什么,对我来说很重要。
何谓佛祖西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