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与蛐蛐》
许成忠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济慈唱给大自然的赞歌,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诗人以小见大,选取盛夏蝈蝈与严冬蛐蛐的鸣叫来表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通过周围环境来衬托蝈蝈与蛐蛐的鸣叫。写蝈蝈,把它置身于“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展现了盛夏一隅的清凉,加之蝈蝈的鸣叫,更显清幽;写蛐蛐,把它置身于“冬天的夜晚,严霜,炉边”,则让人感受到冬天严寒的同时,炉边一角的暖意。这样,就有画面感,有意境,有味道。
为了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使用反复的修辞,“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加深情感的表达,使表达的情感更充分。同时,选取一些注入了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表达喜爱之情,如:把蝈蝈的鸣叫说成“乐音”,把蛐蛐的鸣叫说成“蛐蛐的歌儿”,用“豪华”来形容夏天,用“草茸茸”来修饰“山”,就连蝈蝈栖息的草丛,诗人也说是“可喜的”,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愉悦之情。感叹句的运用更是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这首诗的留白也是值得称道的。诗人仅仅选取盛夏与严冬两个画面,就足以突显诗歌主旨。这是因为,盛夏寒冬尚且如此,则春秋二季,百鸟啁啾,虫声唧唧,就不必多说,读者自可发挥想象了。
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到阴凉的林中倾听蝈蝈的鸣叫、在洒满严霜的冬天夜晚静听蛐蛐的鸣叫的身影,感受到济慈的一颗童心,一颗诗心。
教学:诗歌教学要注重朗读。但朗读要有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与停顿,整体感知,说说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二读,圈点勾画,看看哪些词句流露出作者的情感,赏析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三读,带着喜爱、赞美之情朗读诗歌。同时可采取男女生分读的形式,以求变化。
再者,让学生体会本诗氛围营造的艺术。
最后,拓展。一,积累古诗词中描摹自然音响的句子;二,仿写。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写一段话。
)��i���
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