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我是那种很努力很用功的学生。可我数学物理化学还是不及格。
上课时候我坐的端正,笔记写的认真,眉头紧锁,睁大眼睛仔细听老师说的每句话,可我考试还是考得很烂。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表情包,一只呆萌的猫咪闪着大眼睛,配图文字是这样的:“看起来像是在思考,实际大脑一片空白呢。”我会心一笑,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当时真是羡慕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每当发试卷时,考高分的神采奕奕,考低分的黯然神伤,就是我。感觉跟好学生不是一个世界的。我内心不禁感叹:“为什么我这么笨?”
直到我现在看到《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才恍然大悟。不是我笨,而是我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的思维模式不对。如果我早10年读到这本书,也许不会再对着不及格的试卷哭泣了吧。
这本书的作者Scott Young从小到大成绩很好,但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学习对他来说是轻松的事。但他很困惑,为什么对一部分同学那么轻松的事,对另一部分同学却那么艰难。于是他写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何高效学习》告诉我们,学习是需要技巧的。
不得不说,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以填鸭式为主。
听好学生分享心得,他们说的最多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认真听课——复习。”
现在才发现,即使将这三点做到极致,也是碎片化学习,是将知识拼凑起来的方法。
而《如何高效学习》里, 贯穿全书的核心就是,整体性学习。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它们串联起来,在脑海里构建一套体系,就能活学活用,化干戈为玉帛。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什么是整体性学习。作者把整体性学习模式讲得很清楚。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精华,讲的是整体性学习的策略。相当于“授人以渔”。讲述的内容具体,有举例有分析,方法学到就是赚到。
这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出的学习顺序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阶段——应用——测试——找出薄弱环节。
回想起我当初那个“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顺序,有种土包子遇见时尚达人的感觉。
书中的第三部分我把它概括为干货,教你怎样成为高效率学生。不可忽视的是,正确的学习习惯真的很重要。“习惯”在学习中的地位,不亚于“性格”在人生中发挥的作用。
这本书是我的大学老师推荐给我的,如果能早10年看到这本书,也许我会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吧。
不过回想起备战高考时,很拼命学习的我,还是颇有感慨。
希望老师们可以多多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即使现在不用考试学习了,但在自学中还是挺管用的。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学习太容易了,但想学好,很难。
《如何高效学习》可以帮到你。
人生,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