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某位爸爸的探亲,大大小小20几号人齐聚一堂。小孩加上肚子里的11人,男孩5人,最大不到11岁,最小不到四岁;女孩五人,最大不到12岁,最小不到五岁,还有一性别暂不详,年底见分晓。
群娃友谊篇
这群娃,平时聚集的时间并不多,有几个会因为课外班相聚,但只要能在一起就可以吃不重要,怎么玩才重要。有谁没来,都会翘首期盼。虽然聚集一起难免打打闹闹,但那也阻挡不了他们盼望相聚的热情,由此孩子是多么需要伙伴,想想我们的童年,打开门就可以群娃乱舞,而现在都被捆绑在培训班,再看作为家长的我们,这么多年借由孩子,又认识了多少志同道合的同伴,真好,借由孩子的友谊,我们也有了我们的友谊。
群娃性别篇
这群娃,年龄差别不算很大,除了两个特别小的,和还没出生的,都在四五年级,他们在年龄上的差异并不大,但性别差异真是明显:男孩明显荷尔蒙旺盛,必须宣泄,他们的游戏总是充满着力量,凶猛,危险和恶作剧,一块蛋糕可以被他们和成泥成为战争的工具,一块草地可以成为他们摔跤的场地,惹怒女生猛追猛打他们还笑的那么灿烂。女生天性是正义,柔软,安静,抱团取暖的小集体,她们会懂得看护小的弟弟妹妹,会聊着女生们的天,会守在妈妈身边辩论某一个主题,会在状况发生下无原则的保护幼小,保护女生。为什么都说有儿有女真好,我想不是性别歧视,而是中华文化里的阴阳平衡,今晚感触尤深。
群娃女生辩论篇
女娃们总是希望能住在一起,多次提出都没有满足,今日旧事重提,有两位当事妈妈内心已经认可,而我却不想答应的那么轻松,建议玩一把奇葩说里的辩论,主题《为什么不能去别人家住》正方由妈妈们担任,不能去别人家住,反方由孩子们担任,去别人家的理由,在这个过程,通过双方的述说,更全面深入了解各自对去别人家住的不同观点,有些观点孩子们阐述的非常清楚,她们认为家长不让他们去别人家住的原因是:
1.家长担心孩子在别人家是否适应
2.妈妈们觉得孩子陪伴妈妈的几年希望孩子多陪在妈妈身边
3.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问题,但每一个妈妈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所以遇到不同的妈妈处理问题方式会不一样
……
(孩子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妈妈不愿意她们留宿别人家的原因,她们述说的很可能是平时我们劝告她们的那些道理)
她们列举很想一起住的理由:
1.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2.他们用如何解决洗漱问题,住宿问题,保证不吵闹等实际行动捍卫她们想住在一起的理由
最终,辩论不分胜负,因为主场妈妈的承担,孩子们如愿以偿,我家姐姐直接抱着我发表感言,我妈妈这么多年重来就没让我在别人家住过,今天终于可以实现了,谢谢妈妈,太好了妈妈。有一位因为妈妈不在场,露出妈妈会不会同意的小紧张。
对于辩论下来的结果,还是有些隐忧,孩子们对不能轻易留宿别人家真正的原因并不清晰。决定再来一场辩论总结。
孩子们再次席地而坐,因为晚上可以一起住,她们内心的欣喜已经按耐不住,屁股有点坐不住了。
妈妈们不能随便答应你们留宿朋友家,有几个原因:
1.你们现在还是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还不够成熟,所以爸爸妈妈还是你们的监护人,去哪里,需要征求我们的同意。
2.看似一个去好朋友家住一晚的事,不是什么大事,可养成这样的习惯,你们大一点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件重要的事,可以随便留宿,这样会增加你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放松。
3.去别人家留宿,还要考虑是否给其它家人造成困扰,生活习惯的不同等等问题。
不管这刻你们是否听进去,警钟长鸣。
群娃兄妹矛盾篇
哥哥与人摔跤,被掀翻在地,妹妹莫名其妙走上去拿着铲子就直戳哥哥的脸,哥哥一把推翻妹妹,妹妹大哭,大姐姐抱起妹妹,众女生直骂哥哥不像话,连女生都打,还是自己的亲妹妹,哥哥一边抹脸一边解释,颇有点寡不敌众,妹妹看这架势也越哭越厉害。将兄妹两人拉至一边,面对面坐下,请你们自行解决刚刚的问题,两人都扭头不里对方,几分钟后,
拉着他倆的手,询问清事情的经过,
“妹妹,你用铲子戳哥哥的脸,你知道戳到哥哥眼睛了吗,戳到眼睛会瞎的,而且沙子弄了哥哥一脸”
不说话
“你是妹妹,看到哥哥摔倒不去保护,还戳哥哥。不要因为你小,哥哥就一定要让着你,你错了,就应该向哥哥道歉”
妹妹点头
“那你要不要向哥哥道歉”
“哥哥对不起”
“好了,哥哥,虽然是妹妹戳了你,可你可以申诉,可以告诉妹妹这样不对,怎么可以对她动手,你这样大的力气推她,万一滚下去了怎么办,你有没有错,该不该向妹妹道歉”
“妹妹对不起”
“好了,真是一对好兄妹,拉拉手,和解了。
再拥抱一下吧”
拥抱那一刻,妹妹抱着哥哥大哭,哥哥也留下内疚的眼泪,妹妹紧紧抱着哥哥,哥哥有点不好意思的想后退。
打闹的处理方式说小了是解决矛盾。说大了是对凌霸行为的疏导。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往往就是最初的被施暴者、所以处理孩子的每一事都不是小事。
如果当时哥哥就这样被大家指责,他的委屈和气氛会更加深对妹妹的疏离。妹妹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错,而纵容自己这样对待身边人。
日子在继续,友谊在继续,爱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