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船理论”?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于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这就是著名的“空船理论”。
情绪,与生俱来,人人都有。而这些情绪,往往是来源于一些我们不认同,看不惯的事情。但总有一些人,活得云淡风轻,只专注自己,从不会被外界所扰。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明明是相同的一件事,但在两个人眼中呈现出的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心态好的人,事事都顺,心态不好的人,好事也变坏事。为什么?这其实就是“空船理论”所传递的道理,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看法,看法又决定了做法,做法指导了行为,行为导致了结果。而这结果,也就印证了你这个人的格局和眼界。
一个人不开心的原因:修养不够人这辈子,没有谁能真正的十全十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痛苦无非是来自自身的欲望和他人的伤害,这些往往跟自身的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狭隘变成偏见,映射在他人身上时,就会以一种既定的认知框死对方,连带自身的好恶与感情一并放大,致使最后哪哪都看人不顺眼。所以,生活中,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且爱发脾气的人,其实就是修养不够。
老和尚有一位弟子总感觉凡事不顺心,处处抱怨,老和尚知道后就当着他的面抓了一把盐放到一杯水里面,让弟子喝掉。弟子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老和尚说:“味道怎么样?”,弟子说:“苦”。老和尚又带着弟子转而又来到湖边,向湖中也撒了一把盐,然后让弟子品尝湖水。大师接着问:“味道怎么样?”,“甜”。大师说:“生活中的不顺与烦恼就是这把盐,不多也不少,但是容器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当心胸开阔,就是痛苦也是甜的,当心胸狭隘时,一点苦自己也承受不住。”人生,就应该活得潇洒一点,别让那些是是非非,错错对对影响自己的心情。毕竟,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你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你爱发脾气,是因为修养不够;你因为别人而痛苦,也是自己修养不深。越是有修养的人,胸怀就越大,就越容易与人相处。而那些格局大的人,往往事业顺利,人生畅通;格局小的人,目光短浅,顾此失彼,很难有大作为。所以,做人千万别和自己过不去,你看不惯的人和事,不要去在意,看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