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策划一场活动,需要好创意;写个销售文案或者品牌文案等,都需要好创意。那么,好的idea从哪里来呢?
作为一个需要长期靠创意吃饭的人,运营人要去主动研究创意的生产过程以及找到切实可行的捕捉创意的方法。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创意工作者形成了一套偏见,认为这些创意都是凭空来的,就像羽毛一样随风飘荡不可捉摸。但研究发现,创意工作与其他所有类型的工作一样,是有固定的模板的。找到方法,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越走越好。
在这里,我推荐两个比较好的课程,帮助大家找到创意的思路。点击直达官网:
三节课:李叫兽14天改变计划
网易云课堂:网易云课堂《创意不卡壳》系列课程
以下,还有一些我整理的辅助创意的思路,仅供参考。这个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但记得一点:创意不是凭空来的,要收集,要整理,要找到好的创意模板并长期刻意练习。
1. 地铁广告/电梯海报/微信群聊
我相信一个真正热爱运营工作的人在生活中会形成某种独特的职业病。坐地铁、坐公交的时候,会主动关注吸引你的文案海报等。但我不知道多少人会主动参与并收集这些创意。但我会在等人的空隙,等地铁的空隙,等公交车的空隙……用手机拍下这些海报,留下来作为我的创意素材。
见我的知乎回答 疯哈哈哈:你所在的职业会造成哪些“职业病”?
2. 竞品分析,案例收集
随手截图两张我自己的竞品分析库。主要是竞品的活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收集活动的方法(方法不限于活动,也可以是海报、文案、push等):
01. 最笨最直接的方法,下载竞品APP,定期查看平台的活动,并随手截图截下来,保存成图片库中。
02. 在不限于花瓣、百度图片、上直接搜关键词【xx活动】等,找到活动海报,挑出值得学习的活动图片,保存在图片库中。
03. 在搜集活动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搜集活动策划稿,而是已经成型的活动海报,最好就是图片的形式。一则活动策划稿可能是飞机稿,并没有形成最终的创意;二则图片的吸引力也是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三则以后在做写完活动demo之后,提交给设计师,还可以找一些活动图片作为素材给设计师作为参考(如果你愿意这样做,设计师肯定会很爱你的,相信我)。
3. 研究创意,形成模板
以上搜集了这么多的创意,那该如何使用这些呢。要知道,海量创意素材最大麻烦之一就是:如何整理成对我有效的东西?
我的建议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上图中就是一个比较清晰的分类了。如果说,下次boss再突然对我说:“XX节到了,我们公司赶紧出个活动吧”,这时候我就调出我早已整理好的素材库,看看能否给我灵感和启发。
最好的是整理输出形成完整的文章或者PPT,以便于随时可以调用。我曾经把抽奖活动整理成一篇文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对抽奖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后来在运营实操这类抽奖活动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 小组会议,头脑风暴
实在找不到创意的时候,还可以借助群体的力量,也就是你的团队小伙伴。以下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应该是怎样的?
01.确认讨论范围,不做漫无目的的讨论。
02.严格控制会议时间,一般最长为一个小时。很多互联网公司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头脑风暴上,这导致其他的工作无法完成。因为会议时间较长,会形成拖沓,另外集体思考导致责任分摊,无法落地。
03.一起犯二,鼓励犯二,不要追求完美。千万不要期望在一场头脑风暴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形成最终版的创意,而是应该鼓励大家一起犯二。鼓励的意思是:大家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不要用眼神或者语言进行打击。
04.写下所有的创意,不做评判。最好能够写下所有人的每一条创意,可以用小纸条,或者一大张海报纸。尽量保留一个个点子,即使单个点子毫无吸引力,点子与点子碰撞之后或许有新的局面。
以上方法分享给你,祝你文思泉涌、下笔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