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夜班的时候,一个妈妈拿着一个药袋,站在分诊台,让我找一下儿科医生。她的孩子一次性把七天的药量吃完了。这药是刚在医院里开的,用来治疗孩子晚上睡觉打鼾的。这个孩子已经十二岁了,是一个穿着校服的男孩。我觉得很惊异: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吃药竟然不知道看药袋上的说明,这对他来说,应该没有那么难啊。他的妈妈也很奇怪,竟然一次也没有告诉孩子,这药应该吃多少。反正现在事实就是,药已经全部吃到肚子里面了。虽然我心里这样想,但我什么也没有说,毕竟每个家庭都非常不一样,我不可能完全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平静地通知了儿科医生,并告诉孩子妈妈,先多喝一些水,看能不能吐出来。急诊总会有很多药物过量的病人,至少这个孩子不是故意吃的,他只是不小心,那下次应该不会这样做了。
儿科医生从住院部走下来,边走还一边翻着手机,估计她还在查这种药物吃多了,会有什么副作用。她告诉我,先洗胃吧。不管怎么说,把药物完全洗出来才是最安全的。这孩子很配合地躺在床上,等我把所有的物品准备好,告诉他我要准备插胃管了,挺粗的一根胃管,一插入喉咙,他马上开始呕吐。医生也很紧张,戴着手套在旁边帮我,一边给孩子打气:“你很勇敢啊,回去让妈妈奖励你。”除了这孩子呕得自己满头满脸,还有衣服都湿了,其他还算顺利。等他呕吐完,我问他觉得好一点没有,他嘴里还含着胃管,无法说话,脸和眼睛也因为呕吐涨得发红,但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医生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观察洗出来液体的颜色,一看到水变得清澈,就说可以了,不洗了,怕这孩子再呕吐。她对孩子妈妈说:“这也是一个教训,下次要注意了。”
妈妈全程很淡定,说起来她关注的事情也不一样,我记得她第一时间问的是“这个药被一次性吃完了,要不要再开一些?”当医生问她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时候,她也表现得很无辜,说已经跟孩子说了,叫他看说明。又说当孩子问她药该怎么吃的时候,她回答了孩子什么一天吃两片,还有一天一片。一听应该是没有当即看着药袋一个个给孩子说,以至于这孩子把一整袋药吃完了。应该说还好,她既没有责怪自己,也没有责怪孩子的意思,毕竟这样做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徒增痛苦而已。
到了后半夜,又有一个孩子吃药吃多了。这个孩子不是不小心,她是故意的。医生开给她用来治疗抑郁症的药,她故意不吃,攒了三十多片,一次性吃完了,不停呕吐。这个孩子十三岁,不跟父母住在一起,救护车接她回来的时候,只有另一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女孩跟她在一起,而且也有抑郁症。这才是最让人无望的,因为他们就是会不停地吃多药,今天吃了,可能明天还会吃,不停地折磨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同事很温柔的安慰她,又给她提前准备好纸巾。我拿着水壶给她准备洗胃的水,看到她手臂上有一些纹身,纹身的旁边有一些细密的割痕,这是有抑郁症人常有的样子,他们常常制造身体上的疼痛,好像这样就能外化他们内心的痛苦,让他们获得暂时的平静。她洗胃也非常地配合,而且因为胃里没有什么东西,很快就洗干净了。我注意到她的头发有些自然卷,面容看上去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一洗完胃,她就试着坐起身,准备下床。我们叫她躺下休息一下,她又配合地躺下了。
同行的孩子是一个长发的女孩,叫她给家里人打电话,她说手机停机了,没有一分钱。我把我们的手机借给她,结果她打给的是自己的妈妈,而不是这个吃多药女孩的妈妈,她说这女孩的妈妈还远在外省。可怜的孩子,谁能知道她身上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她们的故事通常都很沉重,是她们的年龄承受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