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旅12--桥接模式

1. 定义

桥接模式也叫桥梁模式,通过抽象角色引用实现角色,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地变化。其中抽象和实现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维度。

桥接模式

2. 使用场景

  • 一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并且两个维度都需要扩展。
  • 不希望或不适用使用继承的场景。
  • 接口或抽象类不稳定的场景,明知接口不稳定还想通过实现或继承来实现业务需求,那是得不偿失的。
  • 重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设计的颗粒度越细,则被重用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采用继承则受父类的限制,不可能出现太细的颗粒度。

3. 实现

这里以冲咖啡为例子进行代码实现,实现大杯小杯、加糖不加糖两个维度的搭配。

抽象化角色——咖啡:

/**
 * Abstraction是抽象化角色,保持实现化角色的引用
 * 这里的Abstraction代表咖啡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抽象化角色,保持实现化角色的引用,是桥接模式的核心
    //这里的实现化角色代表咖啡的调料
    private Implementor mImplementor;

    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mImplementor = implementor;
    }

    public Implementor getImplementor() {
        return mImplementor;
    }

    /**
     * 冲咖啡,具体实现由子类实现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or();

}

修正抽象化角色——大杯、小杯的咖啡:

/**
 * RefineAbstraction是修正抽象化角色,通过引用实现化角色Implementor对抽象化角色Abstraction进行修正
 * RefineAbstraction1是咖啡的实现类,代表大杯的咖啡
 */
public class RefineAbstraction1 extends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Abstraction1(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super(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or() {
        System.out.println("大杯的" + this.getImplementor().implement() + "咖啡");
    }
}

public class RefineAbstraction2 extends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Abstraction2(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super(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or() {
        System.out.println("小杯的" + this.getImplementor().implement() + "咖啡");
    }
}

实现化角色——调料:

/**
 * Implementor是实现化角色
 * 这里代表咖啡的调料,具体调料由实现类实现
 */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or {

    String implement();

}

具体实现化角色——加糖、不加糖:

/**
 * ConcreteImplementor具体的实现化角色
 * ConcreteImplementor咖啡的调料的实现类,代表加糖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1 implements 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implement() {
        return "加糖";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2 implements 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implement() {
        return "不加糖";
    }
}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plementor i1 = new ConcreteImplementor1();//加糖
        Implementor i2 = new ConcreteImplementor1();//不加糖

        Abstraction a1 = new RefineAbstraction1(i1);//大杯、加糖
        Abstraction a2 = new RefineAbstraction1(i2);//大杯、不加糖
        Abstraction a3 = new RefineAbstraction2(i1);//小杯、加糖
        Abstraction a4 = new RefineAbstraction2(i2);//小杯、不加糖

        a1.operator();
        a2.operator();
        a3.operator();
        a4.operator();
    }

}

运行结果:

大杯的加糖咖啡
大杯的加糖咖啡
小杯的加糖咖啡
小杯的加糖咖啡

4. 优点

  • 抽象和实现分离。解决了继承的缺点,桥接模式实现了不受抽象的约束,不用再绑定在一个固定的抽象层次上。
  • 优秀的扩充能力。抽象和实现都可以独立扩展。
  • 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客户不用关心细节的实现,它已经由抽象层通过聚合关系完成了封装。

5. 缺点

  • 桥接模式的引入会增加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由于聚合关联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设计和编程。
  • 实际中不容易发现可以使用桥接模式的地方。桥接模式要求正确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因此其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本文的结构如下: 引言 什么是桥接模式 模式的结构 典型代码 代码示例 优点和缺点 适用环境 模式应用 一、...
    w1992wishes阅读 1,796评论 0 6
  • 介绍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也称为桥梁模式,是结构型设计模式之一。桥接模式的作用就是连接 "两...
    任教主来也阅读 350评论 0 1
  • 【学习难度:★★★☆☆,使用频率:★★★☆☆】直接出处:桥接模式梳理和学习:https://github.com/...
    BruceOuyang阅读 979评论 0 2
  • 在正式介绍桥接模式之前,我先跟大家谈谈两种常见文具的区别,它们是毛笔和蜡笔。假如我们需要大中小3种型号的画笔,能够...
    justCode_阅读 1,820评论 0 7
  • 冬天是一个难以让人早上早点起床的季节,大部分在被窝中度过的,自己制定的日课第一条是早上不懒床,做到闹铃声响要起床。...
    笔尖深耕阅读 459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