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0 figma开了发布会,更新了autolayou相关的功能,在这总结一下有用的更新点和设计思考。(figma源文件在文章尾)”
本文主要如下:
1. 组件属性
2.autolayout改版
3.文本
4.其他
01 组件属性
一共更新了三个功能:
【文本】【组件变更】【隐藏】
(没有官方翻译我就自己意译了,虽然隐藏的原文是【布尔】,但目前只用在了隐藏功能上,不如直接一点)
这套系统和组件变体功能有一些重复,但覆盖了一些变体曲线救国的地方,由于功能比较复杂,因此这里做了一个仿原神的图标演示讲解。
1. 文本
作用:批量修改文案(有用,但只有一点用)
图标不会出现使用此案例的场景,但比如一个【确定】按钮,分为了normal、press、disable等状态,现在需求改了,要把【确定】改为【确认】,此功能即可派上用场。
看一下创建逻辑,在【组件】中选择文字,文字的「cotent」属性中点击后输入对应内容即可(layer也有一个此图标,别点错了,这是即将要讲的【组件】)
2. 组件变更
看效果,可以直接在design面板调整组件的各个属性,爽的!
虽然以前的嵌套变体也可以完成类似操作,但是需要操作流程多一级,找到对应的图层十分痛苦,按住ctrl是最底层,需要再按一次shift + enter才能到达对应图层,反面演示如下。
下图为如何创建组件变更属性:
这么设置的话命名一定要规范,否则找的时候只能大海捞图了。下图为演示的命名规范,命名东西太多,就不细说了。
3.隐藏
演示一下:这个功能主要用在button中,一般配合autolayout使用(组件副本找到对应的图层,按退格键可以达到相同效果)
如何做:
4.其他
此处增加了一个选中按钮,会一起选择所有变体中的对应控件或图层。
02 autolayout改版
边距可以直接在canvas中调整了
用户直接拖动,或者直接在控件附近输入数值。
2. 文本排布模式
图中对比了一下新版与老版的区别,在做一些带图标,或者字体大小不一的场景下会方便一些。
3. 填充模式的位置调整至属性模块
点击横向或纵向会出现二级菜单。
以前填充模式都放在了autolayou的小框框里面,理解成本比较高,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挨个试试之后才明白效果。
此处算是交互层面的优化,all in one会带来的学习成本急剧增加,拆开后功能更加直观,好评。
4. 间距可以设置为负
依旧好评,在排版一些外发光的图片、星星、三角的时候,以前只能手动fream去缩小控件体积,以达到负数的效果,现在可以不用曲线救国了。
比如星星想要做出icon的覆盖效果
在间距设置为负数的同时,可以修改覆盖逻辑。
5. autolayout的边距可识别描边
暂时没有想到使用场景,可能画图标的时候处理特殊情况比较好用吧,大佬知道使用场景欢迎沟通交流。
6. 绝对位置
元素在autolayout里可以脱离排版规则存在,但仍在autolayout的组里,此功能可以把红点等点缀物摆放正确位置,且不用增加层级。
03 文本
1. 省略格式
文本框在二级界面增加了第四种模式,使用场景为文本超长时的效果演示,再也不用手动打三个【.】了,以前修改控件宽度会导致【.】的位置不对。
2. 段距
这个功能感觉用处不大,我在处理多段落文本时,一般采用多个文本框+ autolayout的格式,使用间隔代替段距,也方便增删。
3. 改变字体属性
可以改变字体的字重和字宽,但是只支持部分字体,做字体设计的时候应该挺好用。
04 其他模块
1. 黑暗模式
figma终于也跟进了,没啥好说的,好评,入口如图。
2. 动画曲线增强
这。。。。大概会有用把。
3.单侧描边
有用,很有用
以上就是本次更新中感觉有些用的更新了,还有部分分享和协作的或者忘记的就没写了。
微信吞外链,公众号后台回复 【道具】,会发给你figma链接!!!
感谢阅读与分享
欢迎交流
我的微信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