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云计算、雾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等等,说这些文言文好像有点像出土文物,老古董的感觉,可如果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国学经典具有现实意义。
博学,广博地学习,复杂的时代,专业领域内想做出成绩不容易,如果在别的领域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或方法论反而可能会做出成绩,居里夫人作为一名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罗素做为数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之父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1975年获得计算机界最高奖图灵奖(计算机界最高奖),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尔夫·多贝里一位德国的经济学博士写了一部《清醒思考的艺术》心理学著作获得轰动,这些跨界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博学的重要性。
不会说相声的歌手不是好演员,现在玩什么都讲究个综合素质,用现代的词叫跨界英雄。
博学,学而知之,学了才知道,不知道一个概念,就无法思考这个概念,通过学才会知道以前哪些概念是错的,更新自己的概念就是进步,博学与专业不矛盾,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博学,否则就是什么都会,啥也不精通,这种万金油式的技能在职场会吃亏,专业领域内深入学习,再涉猎其他专业,优秀是一种品质,在一个专业优秀,在另一个领域也会很出色。
审问,对学问详细地询问,也就是深入研究,不能浮在表面,探索深层的奥秘,博学是横向发展,审问是纵深发展,努力钻研成为专业内的行家、专家。
慎思,慎重地思考,学习不能仅限于知道,还要思考怎么结合自身,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否则学而不思则罔,会迷惑而无所得,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
明辨,明白地辨别,看到一个结论,要研究这个结论是如何被证明或推导出来的,哥德尔第三定律,一个系统,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是有边界的,如果只记住结论而不论前提,就会以偏概全,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结论是否是通过科学的论证,还是由偶然或随机事件得出的结论,避免盲目随大流,别人干啥我干啥。
笃行之,切实地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道不等于做到,学习,思考、践行(看着比较熟悉了吧),学而不用,等于没用。
《清醒思考的艺术》用文言文总结就是二句,慎思之,明辨之。结果偏误,你以为的因果就真的是因果吗?,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可道 ,非常道。
避险用什么方法?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计算机采用的二进制还是受《易经》阴阳学说的启发发明的。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习现代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经典,现在有好多观点也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如何学习,经典教给我们: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