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晴

前段时间我很焦虑,在北京进修学习了两年,那日子可真是神仙过的,上班的时候跟着大教授一门心思学习,节假日逛遍了大半个京城,没什么压力,又过着我喜欢的生活,真是轻松、愉快。而去年下半年回家后面临大量的工作和挑战,压力非常大,内心的不稳定情绪像野草一样疯长,这种过度焦虑带给我的痛苦不是一过性的,如坐针毡一样,常常被扎,时不时的挑逗我脆弱的神经。

工作日的每天早出晚归上下班,要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保障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安全,每天上班就像在打仗一样,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干活,一下班回家就累得像狗一样,直接躺平。这么努力工作其实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而已,不过,现在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都是非常重要的,压力真的好大,难免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呢?或许恐惧曾经做错的事情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许害怕现在的处境更加艰难,未来的目标无法实现。因学业而焦虑,因工作而焦虑,因情感家庭而焦虑。这些种种的原因,让我们越来越焦虑。其实昨天已经过去了,而明天还远着呢,焦虑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看过关于焦虑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十几岁的桑德斯经常为很多事情发愁。他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考完以后害怕没有考及格而睡不着。总是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而后悔;总是为自己说错的话而心烦意乱。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保罗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坐了下来,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这堂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过了一会儿,保罗博士突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同时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边,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能一辈子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捞回一滴。如果先前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结局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去注意下一件事。"

当然,除了焦虑是对过去不完美的事情的后悔,焦虑更是对未来的担忧,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能让我们掌控在手里的事情很少,很多事情的发生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明天和意外真不知道哪个会先到,这让我们措手不及。有了焦虑情绪,我们在生活工作的时候,就很难静下心来。

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会害怕题目太难,自己不会做;上班族害怕自己的工作失误,让自己降薪、降职,甚至丢了工作;宝妈们就害怕孩子突然生病,怕孩子发生意外。有了这些担忧,焦虑情绪自然就跟随着你。其实这些担忧大部分都不会发生,就是因为对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在心里预演了无数负面的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会发现,原来自己担忧的那些事几乎都没有发生。

当然保持适度的焦虑,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益的,适度的焦虑能够作为一种激励因素,把潜在的、未来的、可能的危险转化为直观的痛苦的情绪感受,并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鞭策我们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这也是焦虑这种情绪在进化当中出现,并且一直存在的积极意义。

但是,如果你经常感到焦虑,甚至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工作,那就需要想办法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了。其实大家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在压力和焦虑中艰难前行,既然大家都很难,那么不如就勇敢一点。我们除了坦然接受这一无情现实,再无什么别的、其他的办法。

当生活让你觉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去户外走走,放松身心。从自己原来的生活圈子,暂时脱离出来。回想过去或想象未来都可能加重焦虑。那就不要去想这些,从而给自己徒增烦恼,专注当下,焦虑会减少很多。

想要克服焦虑,就需要学会和焦虑相处,不要盲目地做无谓的挣扎,那只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焦虑也一样,如果我们拼命地努力,想要挣脱、跳出,只会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还更加焦虑。认清楚焦虑的作用和价值,不如接受它,和焦虑和谐共处,并且能够积极的把焦虑转化为动力。承认自己焦虑了,不要想着这感觉太糟糕,不要排斥它,不要制止自己不允许有这种情绪,而是做点什么来让自己放松,然后再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自我交谈”,比如,问问自己:“这件事情的后果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如果我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能接受吗?”;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把那些惧怕的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开,改变过去的思维习惯,让身体放松,跳出焦虑的恶性循环。一旦开始陷入焦虑情绪,就要及时提醒自己,不要被焦虑控制,防止情绪变得越来越糟。

人生就是一场艰难的修行,但是既然来到了这个充满压力的世界,为什么别人可以继续勇敢生活下去,我们就不可以呢?所以当你对生活有焦虑有恐惧的时候,也请你不必恐慌。因为这些都是人生的修行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