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
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
惟与蜘蛛乞巧丝
说七夕是古诗词中最热门的IP也不为过,360度无死角被古人题咏了无数遍。独爱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是因为这首诗硬是把七言律诗写出了传奇小说的感觉。
「恐是仙家好别离」,第一句点明题旨,后面的内容全是承接此句而下。七夕本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别人都在感慨团圆之难,他却偏偏猜测说神仙们可能更喜欢离别这种调调。不然的话,怎么会闹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波折来?
「故教迢递作佳期」,「佳期」这个词说起来挺浪漫,能天天在一起岂不更好?「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飞来飞去的众位仙君,银河两岸哪里不能是相会之所,为什么见面还非得挑个良辰吉日,制造出点仪式感?
原因只有一个:爱情的乐趣都是作出来的。
所以你看就是这一年一度的佳期,两人也是磨磨蹭蹭风波不断。「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每次看到这句都难免会心一笑。现代男女约会,情形其实也差不多。男孩翘首而盼如农夫之望岁,半天才见女孩姗姗而来。「怎么这么久?」「情人节打不到车嘛。」真是的,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饰品涂什么颜色的眼影唇膏,出门前的这些决定哪个不需要时间啊。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又掰七夕一重谎。蛛丝卜巧是七夕习俗,《开元天宝遗事》载,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夜于华清宫设宴,宫女设瓜果会求恩于牵牛织女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所谓「乞巧」,更像是女儿们在预卜爱情婚姻。谁说七夕不是情人节的?
七夕相会明明最累的是搭桥的乌鹊,为何不谢它们,却只向蜘蛛乞巧?恋爱和手游一样,都是让人陷入玄学的第一步。想在爱情中看清现实的走向,不比算算星座心理测试塔罗牌什么的更简单。
这首七夕诗又是李商隐习惯的翻案之作,案翻得有趣,事实却未必如字面那么简单。题目不是《七夕》,而是《辛未七夕》,这个年份显然是有特别的意义。
辛未年是大中五年,李商隐四十岁,事业正在坎坷之际。那一年,在他的人生中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春夏间他的妻子王氏病逝,临终时两人连面都没有来得及见。妻子过世不久,赶上七夕佳节,所谓「仙家好别离」,显然别有怀抱。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佳期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却总不会意识到「人间无数」的平淡相处,其实也已经来之不易。不到失去的那一天,总觉得可以一直如此到天荒地老。
义山多年宦途沉浮,恩爱夫妻聚少离多,此时斯人已逝,自己也正前路微茫。正赶上七夕佳节,对着天上神仙的那场闹剧,思及前事,是否有悔?重来一次,会不会不一样?「故教迢递作佳期」,这么做的,恐怕不是天上的神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