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比喻才能出众或表现突出的人,容易受到非议、嫉妒和指责。这句话的社会寓意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能力出众,成绩显著的人,容易被嫉妒,甚至受到打击、排斥。因此很多人往往会选择选择明哲保身而不愿做枪头鸟,这种现象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这种观点本身具有片面性,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它。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并随之出现一些消极行为。这种消极行为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的,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这样的情况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潜意识中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时,便去破坏别人的东西,力图把别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样的起跑线上。由此产生嫉贤妒能、造谣中伤、孤立他人等种种消极行为,如此消极的人往往把精力用于对抗而不是发展,最终自己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害人害己。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必须辩证客观地去分析和对待。首先,必须看到,如果大家都这样考虑问题,在社会活动中,所有人都只顾安守本分,不思进取,不敢创新;在危难的时候,没有人敢于做秀木和担当,那么社会就不会有进步,这样的民族和团队就没有希望。其次,如果秀木很秀,不仅不会倒于狂风暴雨中,而且能够庇护树林中的其他树木的话,那么秀木就值得我们的推崇和信仰。再有,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木秀于林风或许会摧,堆高于岸流或许湍。但是,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立场,兢兢业业,奋斗不息,就可以做到让大风摧不倒,大水冲不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哲学上表现为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而光明的。同时也说明任何一个优秀的、超越一般的行为,都是要经历磨难的,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人的优秀,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应谦虚谨慎,团结友善,特别在面对机遇的时候,要敢于创新;面对危难的时候,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蹈之而弗悔,遂志而成名。” 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你张扬你的个性,将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朋友无害,有益于社会,甚至对国家民族有利,那么木秀于林也应值得提倡。
文/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