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可贵,可真正培养孩子的硬核能力是什么?

2020年注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从过年开始,疫情就伴随着我们,也改变我们生活的日常。

因为疫情,全球有近140万中国学子无法回国,因为疫情,原本6月的高考被推迟1个月,焦虑感和沉重感,始终牵绊每一个中国家庭。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由于高考一考定终生,培养学霸一直是很多家长的教育信条。好孩子的定义就是成绩好,成绩好,成绩好!只要成绩好,所有的一切都随时满足,相反成绩只要有波动和下滑,各种暴力指责迎面夹击。于是,中国式家庭的常态=焦虑的母亲+缺失的父亲+失控的孩子。

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只有不断成长的孩子

有一个12岁的孩子,在父母老师和周围人的眼里,是十足的学霸,成绩好,运动佳,有口皆碑。疫情阶段,因为复课后在上课时玩游戏,老师把情况反馈给家长,在电话中家长很严肃地让孩子晚上说明情况,还没等回家,孩子从高层的家中一跃而下。生命很短,一次小小的挫折,就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听到这个事,我想到8岁读一年级的儿子,因为天天在家线上学习,iPad,手机成了学习工具,也同时有了玩游戏的可乘之机。上网课的时候,只要看到手指在屏幕上不断滑动,就是玩游戏的信号。一开始,我很愤怒,儿子的反弹也很大,开始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大人在的时候好点,只要一不在,马上玩起来。后来冷静过后想,其实不要说小孩, 我们大人在面对手机的时候,都无法控制自己,更何况是一个8岁的孩子。

一直以来,学霸被赋予太多光环,难道我们培养孩子的真正意义只是让孩子成为所谓的学霸,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最近社会上,因为考试没有考好,或者因为一点小挫折,选择终止生命的事件越来越多。表面外在的分数,排名裹挟了家长的思想,也让花季般的孩子承受太多生命之重。

其实,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只有不断成长的孩子。所有的经历在若干年回忆起来,都会是美丽的风景线,都会感恩当时的自己,这样的人生才会丰满和美好。尼采说,凡是杀不死我的,必然使我更强大。所以,与其让孩子变成学霸,我们更希望孩子遇见未来更强大的自己。终有一天,孩子需要靠自己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孩子的背影也终将渐行渐远。

学霸诚可贵,培养孩子内在的硬核能力才是硬道理,它就像手机的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崩盘,再好的APP也无法运行。那什么才是孩子的硬核能力?从三个方面去打造,拓宽见识,性格塑造以及动手能力。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里的世界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回到内心深处。世界那么大,不能死读书。有调查显示,在一个班级里,凡是未来有成就,基本排名都在10-15名。而班级里排名前三的学霸,若干年后,鲜有作为。现在中国首富马云曾高考落榜,也不是班级里最优秀的,90年代机缘巧合让他比国人提早了解互联网,在N次创业失败后,创建了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是见识让他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人和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霸之所以学习好,是因为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而没有精力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有学识没见识,会让孩子成为井底之蛙。

作为家长,在经济和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拓宽见识,要带孩子去看看各种博物馆,国内国外多走走,了解不同地地域文化。旅行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发现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理解不同,尊重差异,让孩子能够更多元化的去思考去探索去发展。

性格即命运,原来这是真的

爱笑的人,运气一般不会太差。心理学家说,人的性格就是命运。好的性格,往往会成为重要的软实力,帮助我们遇到生命中的贵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性格一方面有很大的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后天的着力塑造也很关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