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美国时政的人一定还记得去年年底围绕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发生的戏剧性事件。福特教授指控被提名的卡瓦诺法官,多年前在一个高中生聚会上曾性侵自己。这一事件持续发酵,最后闹到开国会听证会。
听证会后,美国公众的反应两边倒。一些人质疑福特证供的可信性,指福特是心理学教授,懂得如何控制旁观者的心理,如果民主党真正关心福特,他们早就应该提出这些指控,说民主党是玩“政治游戏”。
但福特教授的支持者认为福特的证词真实可信,卡瓦诺法官听证会上反应过度,肯定是撒谎,而且自控能力和风度也不够坐大法官的位置。
我这里不是要讨论谁对谁错,而是想说说人们如何自以为是。
如果去自由派的网站看人们的评论,你会发现大家一致支持福特教授,说,这听证会以后大家都知道共和党保守派是什么样了。中期选举,还有下次总统大选,共和党必败无疑!大家恨不能额首称庆,反对的意见寥寥无几。
如果你去保守派网站,你会看到截然不同的立场,但非常相似的庆祝胜利的气氛:经过这个听证会,很难相信中间派还会去支持民主党自由派!下面的选举民主党肯定没戏了!网民们个个志得意满,也很少有人反对。
我就纳闷儿了,同一场直播的听证会,人们咋就听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了呢?人的认识太可怕了!
静下来想想就明白了。其实很多人在听证会之前已有自己的立场,看听证会时,他们把所有的信息都拿来解释自己的立场。听证会之后,再去自己喜欢的网站发表意见,又见到这么多和自己相似意见的人,感觉自然是畅快淋漓!大家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都是对方的错,对方简直不可理喻。
美国没有网络封锁,你只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什么网站都可以去。现在每天都有海量的网络信息产生,按说大家应该更博学、更理智、可以更客观地分析问题了。可现实是,人们在媒体上接触到的信息,绝大多数是自己想听想看,跟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人们自动把自己“封锁”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理想世界”,很少去真正倾听不同的声音!
其实分歧并不可怕,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要民众达到一致的国家,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被保护,要有自己的想法。美国就是在保守派和自由派相互监督、相互平衡中一路走来,建造了一个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可怕的是分裂,是对对方的完全否定甚至攻击抵毁。看到社会分裂如此严重,真不知道美国将如何走出这个困境。但我想最起码大家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有倾听的耳朵,才有可能停止继续分裂,保持分歧而循序进步。
我也想到,这种信息“自我封锁”现象不只体现在美国人对社会问题、对两党政治立场的看法上,只是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突出而已。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倾向?夫妻间、父母子女间、兄弟姐妹间、同事之间有矛盾发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小世界里,找闺蜜诉苦、找同一站线的人“同仇敌忾”,最后却发现问题一点都没解决?
圣经教导人说,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好像很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也要努力去做啊,因为只有用心倾听,才能更好地相互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