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遇见《命若琴弦》

我没有读过史铁生先生的《命若琴弦》,有幸通过浏览一篇文章,了解到作品的故事内容。初初遇见,便在心里划上了深刻的印记。

一个老瞎子,和一个小瞎子相依为命,手执一把三弦浪迹天涯。老瞎子的师父临死前告诉他,只要诚心诚意弹断一千根琴弦,打开琴匣就能得到眼睛复明的药方,于是老瞎子日日不停地弹琴。

老瞎子整整花了50年的时间弹琴,年复一年,冬去春来,呕心沥血,终于在70岁的时候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他满怀希望地拿着药方去抓药,却得知,那张药方实际上只是一张白纸。

一瞬间,老瞎子的世界崩塌了,他的生命失去了意义。

老瞎子万念俱灰,他想到死,又舍不得小瞎子。回忆过去,老瞎子蓦然发现:“从前那些奔波和忙碌,从前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忧虑都是快乐的......”

为什么?因为那时有希望。人没有希望是要死的,或者是行尸走肉一般的活死人。

老瞎子知道自己来日不长。一天,他默默地将“药方”放进小瞎子的琴匣,叮嘱小瞎子要好好弹琴,弹断1200根琴弦的时候,就可以拿到药方,重见光明。

老瞎子自己被蒙骗了,为什么又来伤害小瞎子?然而这不是蒙骗,这恰恰是慈悲。若非如此,小瞎子如何渡过一生“黑暗”的绝望?

老瞎子告诉小瞎子弹断1200根琴弦才能拿到药方抓药,实际上是要让小瞎子弹到死都达成不了目标,这样小瞎子就可以永远活在希望里。



明白了生活的真相,老瞎子为小瞎子而活,这是他生命新的意义之所在。

故事讲到这里,我的心情真得很难平复,有震撼,有感动,有心酸,想到希望是人间至善,浑身像是被注满了一股能量。

有人说:“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靠近的。”

作为普通人,如果没有伟大的理想,一定不能没有美好的希望,希望犹如摸黑前行中的一束光,向光而行,希望指引方向,希望就是前行的力量。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明白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能够热爱生活。”

老瞎子的师父,老瞎子,都是英雄。他们大彻大悟之后,开启了生命崇高的意义,在活着的时候,以慈悲和智慧救度更多的苦难众生。

史铁生先生身体瘫痪,肾衰,在疾病和残疾的折磨下,不屈服于命运,他把活着看成是在世间受苦刑,可是他弹唱出来的生命之歌,积极乐观,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作品。

他在《命若琴弦》写道“人的生命就如琴弦,只有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