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好巧不巧,再遇蛮巧兄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13期“巧”专题活动。巧:恰巧/了不起

蛮巧,本文引用的是湖南长沙方言,这个词汇在长沙话里,有多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恰巧。恰好;正遇上某种机会。既带有一种机缘巧合的意味,又透露着一丝让人惊叹的巧合。第二种意思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认真态度说那就带有轻微鄙视。呵呵,可用于开玩笑,例如,我想请你为我的文章点赞,你不肯,然后我就可以说:蛮巧!又或者是,我日更了一百天,你还不关注我,我就可以说:蛮巧克哒。。。嘻嘻,懂了么?。

 蛮巧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长沙老倌(老倌在长沙方言中是指年纪较大的男性老年人,通常与方言“嗲嗲”相通),他的真实姓名并不叫蛮巧,甚至于跟这两个字毫不沾边,他的名字叫南凯,出自《诗经·邶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人如其名,从小到大,他就像一个文雅温润的谦谦君子。小时候,肤白如雪,眼眸清亮,引得邻家妹妹的围追堵截;年轻时,一身青衣长衫,玉树临风,那是众人眼中的白月光呀。

贾星星,芳龄五二,一个小县城的单位副职,以前同事们熟人们人前人后都叫他贾局,因为他一直主管了单位的重要部门,屁股后面每天都跟着一帮子人。可是,自从他过了52岁生日,来他跟前的人渐渐少了,有不少人还直接称呼他老贾,虽然叫得十分亲切,那嗓音是大气了不少。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习惯了前呼后拥尔虞我诈灯红酒绿的忙碌,突然之间要停下来,慢下来,静下来,贾星星还真是感慨万千。

这一天,办公室主任小黄来到贾星星的办公室,搂着贾星星兴奋地说,“老贾啊,你有没有听说,新来的局长马上就要到位了,据说是空降的……”

贾星星意味深长地瞟着眼前这一位前任局长的红人,一边启动微醺的大脑,南什么?南……“好像没有印象呀,这,,,”

 还没等老贾反应过来,这位黄主任接个电话,风似地急促朝门口走去,只听得“咣!”门重重地关上,惊醒了老贾的一脸狐疑,脚步早已走远,他还自顾在嘀咕“没有这样一个南什么的发小呀,到底是谁呢?”

 这天周末,老贾在湘江边的老茶馆里悠闲地喝着茶,听着周围的街坊邻居聊着家常。突然,一个健朗的身影闯入了老贾的视线,与他年纪相仿,眼睛却神采奕奕。

熟悉,熟人!

两人眼神交会,算是礼貌性点了点头。

 “你是——贾——星星!”

 “你是——蛮巧——!”

两人不约而同,欢呼雀跃。

二十年不见。如今好巧不巧,不惑之年才重逢,两人都格外激动。

一个仍旧温文尔雅,自命不凡;一个依然胆大气粗,口无遮拦。

老贾拉着老朋友坐下,开始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唉呀,蛮巧,你还记得不?上一年级时,有次图画课考试,我没有带彩笔,问你借,你硬是不肯借给我啊!”

“因为那是我姐姐远嫁时送给我的彩笔,我自己都舍不得用,当时只用了两个颜色”

“我是铅笔画的呢,冒得色彩,你那个时候真的是蛮巧啦”

 “没有上色,老师还是给你评了甲等。”

“是呀,要不是你不肯,我现在可能不会从事这个行业,你不知道,我暗中吃了多少苦”

“这,,,还得感谢我,一时的迟疑,呵呵”

 “还有,中考前,你我同桌,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你把试卷捂得严严实实的,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偷看不到。”老贾继续吐槽。

 “这不是为了你好嘛,让你看到自己真正的学业水平,正式考试时,只恐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那是,你就是蛮巧” “你偷吃了我的桂花糕,还给我取了这个绰号,你怕你吃了亏吧。”

就在这时,茶馆的老板娘走过来,笑着对老贾说:“贾局啊,你今天真是蛮巧啊!刚刚有人送来一盒你最喜欢的桂花糕,说是给你的老朋友准备的。没想到你老朋友今天就来了!” 南凯和老贾相视一笑,心中都感到一阵暖意。他们品尝着桂花糕,聊着天,仿佛回到了年少时的那段美好时光。

后来,他们在单位相遇,他是他的上级,他是他的副手。他在人前唤他老贾,他私下在微信中备注昵称“蛮巧”。

是呀,真是蛮巧的。而这种巧合,也仿佛成了长沙人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寓言。他们相信,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数的巧合和惊喜,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从此,每当长沙人遇到巧合的事情时,他们都会笑着说:“真是蛮巧的!”这句话成了他们表达惊喜和感慨的口头禅,也成为了长沙这座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