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坚持体育活动
运动是良医,大量循证医学数据表明,规律的体育活动能够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预防结肠癌和冠心病、缓解心理压力。中学生长期从事的是脑力上和体力上的劳动,长时间的静或坐导致血液循环变慢,易致各种身体形态和功能衰退,如神经衰弱、视力下降、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等。 体育运动的生理作用 :
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5、调节心情,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什么样的运动最有效
尽全力比跑得快更重要。
1、什么时间运动,对大脑的效果最好?
2007年德国科学家发现,和运动前相比,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提高了20%。运动优化大脑的作用发生在运动后!因为一旦运动结束,血液几乎立刻回流至大脑,这时如果有需要敏锐思维和复杂分析的事情,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刻!研究表明,运动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能持续6周,仅一次运动的“后劲”就可持续1-1.5小时。
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干细胞,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其存活与分化,并最终加入到神经网络中。早晨的体育课为一整天的学习打下基础,向大脑提供学习所需的最佳工具——神经元干细胞;而后的文化课学习刺激并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
2、速度快 ≠ 身体健康
事实上,在健身非竞技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有没有真的动起来。
那么,多大的运动量才够呢?医学界对此尚无定论。不过,遵循人类祖先的脚步,有氧运动显然是最靠谱的选择:坚持每天行走和慢跑,每周长跑几次,时不时地进行追逐猎物似的急速奔跑。
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是: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儿童和青少年每日应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久坐行为对健康的危害是独立于身体活动的。换句话说,即便达到每天推荐的60分钟中高强度活动量,如果仍旧有较长时间的久坐行为,依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运动在生活中并非可有可无,少量运动有好处,运动越多则效果更佳。
中学生如何科学健身
中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休息时间较少,且时间不灵活,开展固定有规律的运动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适量的体育运动,要选择正确的运动形式和方式。
1、合理选择运动形式。运动形式可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的显著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有氧运动首要能量来源于体内糖分的分解,在糖分分解能量不够的情况下可燃烧体内脂肪;有氧运动在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有氧运动是锻炼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慢跑、骑车、登山、游泳、暴走等是有氧运动较常见的运动方式。而无氧运动强度大,由于体内的糖分解提供能量时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不适宜作为健身保健,常见的项目有:跳高、举重、投掷等。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人身体状况及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经常锻炼。
2、运动强度要适当。适宜的运动强度是科学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要根据个人身体的健康情况及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的状况,结合运动者个人爱好和生活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过程应遵循强度从低到高的渐进原则。从低强度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再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同时还要定期进行体质、心肺功能检测,在此基础上调整运动强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逐渐由小到大,并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促进身心的发展。
3、合理选择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也至关重要。早晨时间,人体的冠状动脉的张力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都处于较高的状态,中学生早晨跑步和做操能提高兴奋性,活动量适当大些。
4、做好准备工作。科学的体育健身运动还包括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和锻炼后的结束放松运动。准备活动是以较小的运动量使机体的各关节、韧带、肌肉得到充分活动,心血管系统得到有效准备,提升机体各器官和组织运动前的适应性。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让学生自觉地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的体育锻炼,强化“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1、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参加体育活动能力。
体育活动能力的培养。体育活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培养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整个学校体育的始末,使学生掌握运动能力是让她们有终身体育的基础能力。
2、培养学生的体育组织管理能力,拓展学生的体育认知。
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让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组织、编排工作,或担任各种竞赛的裁判工作。通过实践不仅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拓展学生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3、体育情感的培养,体育参与习惯的培养。
通过体育的广泛开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集体加个人、自由加竞赛的模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将锻炼当做一种习惯。注意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兴趣和爱好活动中,强化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各种美,并将学生参与的运动延伸开来。过程中,老师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国内外大型运动会及各类专项体育比赛的基本情况、基本技术和战术要点及裁判法,以及体育欣赏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将体育当做一种休闲、一种享受、一种生活。
4、体育意志的加强
体育意志是体育意识的能动方面,是学生自觉地确定参加体育的目的,并在确定的目的支配下,克服行动中的障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