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二十年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那还是我六、七岁时的记忆,因为我8岁才上一年级,这段事在上学之前的印象最深刻,所以每当回想起,总饱含酸楚但也充满感激。

图片来自网络

       五口之家里,父亲上班,两个哥哥上学,母亲得去生产队里上工挣工分,家里也只剩下年幼的我。今天同龄的孩子正依偎在长辈怀中撒娇,而我已经悄悄地为家庭分担家务了——烧火做饭。

       那年代的主食是刚刚去皮的玉米,也就是传说中的“大苞米碴子”。因为个大,所以难煮,也需要更长的蒸煮时间,等母亲收工回家再煮肯定来不及。没有更多选项,煮饭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就落到我的肩上了。虽然我的眼晴刚刚和锅台平齐。

       那时也并没有什么可以和不可以,也没有什么愿意不愿意,只觉得这一切都顺其自然。

       于是每一天早上母亲上工之前,都要把淘好的“大苞米碴子”倒在大灶上的铁锅里,放好水,用黍子杆钉成的锅盖盖好锅,再把柴火抱到灶口前。基本就序后,再完成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用鞋底沿着外屋门东边的门框底端向里划一道印,然后叮嘱我按时烧火做饭,还有一些煮饭的细节。然后她就义无反顾地上工去了,心中是对老儿子的百分之百的信任。

        细心的读者会问,门框边向里划的那道印是干什么用的呢?现在我来给大家揭晓答案:这是用来计算时间的时钟。老人儿都知道,那年月有钟表的家庭能有几家,大多数的人家都是靠太阳来估算时间的。太阳东升西落,一年四季从未间断,只要太阳升起,就一定会给地上万物形成影子。聪明的人们就依据多年的经历,积累下影子方向与时间早晚的关系。所以母亲走时才会不假思索地划一道印:“老爷儿到这儿你就开始烧火”。“老爷儿”是我们上辈儿人对太阳的俗称。而我每天依照母亲的安排去烧火,总是来得及做熟饭。那也有人会问:“那阴天下雨,看不见太阳咋办呢?你那道印还管用吗?”有这样疑问的朋友太低估万能的太阳和聪明能干的我了,无论太阳是否露头,它的光是一定会或明亮或阴暗的在地上留下影子,无论模糊还是清晰,我也都能看到影子是否到了划印的位置。

图片来自网络

       我蹲在灶坑里,手摇着手动鼓风机(也就是风葫芦,没照片我用语言不好描述它的长相,非常幸运,我找到了。),不住地往灶里填柴,因为把灶填过满,翻不开个,“呼”的一下灶口打呼了,我的头发和眉毛都燎起卷了,黄尖了。刚开始技艺不精呀。即便如此,过了一阵儿,锅里咕咕地翻起水花,锅盖缝里也冒出了蒸汽。我也不知道烧到啥时侯结束,只记得母亲告诉我等冒很大很大蒸汽时就停火。让灶里的余火慢慢把饭焖熟。其实那不是干饭,是自己烤干米汤的连汤饭。

图片来自网络

       一次一次的经历,一次一次的积累,虽然多次被“呼”过头发眉毛,被锅沿烫过手,但我也在那个年龄就学会了做饭,可以说为我今天的“厨艺”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有点小骄傲,这都是母亲教给我生存的技能。要不我怎么能和小伙伴一起野外炖鱼呢!这一段下节细说)。所以我感激,母亲让我历练,生活教我成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