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脱贫,你有什么资格谈自由?

《约吧大明星》有一期任务是帮一个学音乐的男孩子给父亲录首歌。爱唱歌的父亲在北京做环卫工人,一个月工资三千,要供养女儿和儿子上学,妻子则守着家里的几亩地。生存的艰难可想而知,而最让所有人震惊的是父亲居住的环境。

这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只有几平方,用巴掌大小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里面杂乱地堆砌着父亲所有的家当:一张一米左右的床、行李箱、柜子、做饭的锅,吃饭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洗,……

就这样一个简陋的小房间,每个月租金三百。父亲留下维持基本生活的钱,其余的工资全部寄回家里。

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哪一个没有这样的父母?宁愿自己苦点儿累点儿,也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能委屈了孩子。

骄阳似火,父亲拿着瓦刀垒墙,母亲提着塑料灰桶送水泥;

大雨倾盆,父亲冒雨下地看庄稼,母亲往厨房抱柴;

白雪皑皑,父亲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叫卖,母亲在家做豆腐;

万家灯火通明,父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简单地啃个馒头就点咸菜倒头就睡;

无数次电话那头,他们告诉你对自己好点儿,不要太俭省,不要苦了自己。

“对自己好点儿,不要苦了自己”,这句话,仿佛成了你挥霍的理由。吃饭、逛街、喝酒、唱K、旅游,一言不合就花了半个月工资,或者一个月生活费。

你说要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你说为什么不能自由地花自己挣的钱?

当然可以。任何人都有追求高质量生活、追求自由的权利。

可是,别忘了,你的父母还在烈日下辛苦地劳作,还在刺骨的寒风中坚持。所以,父母都没有解脱艰难的生存方式,你有什么资格追求自由?

你以为打几个电话慰问一下,网购几件东西寄回去,这就是孝顺了?你自以为的孝顺远不及父母爱你的十分之一。

父母把最好的留给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当年父母爱自己那样爱他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奋斗几年改善父母的处境?

真正的爱,真正的孝,是舍不得他们受一点苦,是让他们能停下来歇一歇。而打电话是最基本的,没必要炫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