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个全新的理念 ——“投资于人” 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一提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思维的重要转变,将关注点从单纯的物质投资更多地转移到人的发展上,强调把资金资源投向民生领域,用于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以及加强消费激励,从而构建起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投资于人”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等 “投资于物” 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如今,单纯依赖投资于物的方式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投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人力资本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不仅能直接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还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投资于人”的关键着力点。通过加大对就业培训的投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当人们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得到保障,消费能力自然会增强。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潜力的释放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政府发放育儿补贴,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同时也刺激了母婴产品、儿童教育等相关消费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繁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居民增收减负同样是“投资于人”的重要内容。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生活压力减轻,他们就更有能力和意愿去消费,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这不仅能够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进一步带动就业,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比如,通过减税降费政策,让老百姓手中的钱变多,他们就可以在旅游、文化、健康等领域进行更多消费,从而促进这些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当下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的背景下,“投资于人” 为提振内需、补齐消费短板提供了有效的解题思路。通过大力创新消费场景、努力提升居民收入、着力完善社保政策体系,让更多人 “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以民生的更大发展打开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人不仅是消费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人口素质与经济质量、民生发展与经济增长、提振消费与有效投资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大 “投资于人” 的力度,既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的过程,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需,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必然选择 。

质与量的完美平衡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质”与“量”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前行。质的提升,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它涵盖了经济结构的深度优化,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让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与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增强,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而量的合理增长,则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它表现为经济在一定速度下保持稳定增长,GDP的稳步提升,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市场消费的持续增长,拉动了经济的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实现质与量的统一,是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一理念的践行,让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还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创新驱动下,企业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使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和韧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实现质与量的统一,能有效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以我国的 5G 技术为例,我国在 5G 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推动了国内通信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我国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提升了我国在全球通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产业升级方面,实现质与量的统一成效显著。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了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还带动了电池、电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理的经济增长为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数字创意等,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为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地制宜,新质生产力崛起
在当今时代,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呢?简单来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有着显著的区别。它不再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投入和廉价劳动力,而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推动着产业的升级和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催生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
科技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天津,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聚焦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感恩科技瞄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天津滨海投资建设大数据标注基地,为大模型、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科技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算力服务。

行动起来,共筑美好未来
经济发展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推动资金资源 “投资于人”,到实现经济质与量的协同发展;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培育新兴与未来产业,这一系列的举措,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经济发展蓝图。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让我们积极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主动参与到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无论是投身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还是在本职工作中提升技能、创造价值;无论是支持本地的实体经济,还是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民生得到更大的改善,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