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讲座,猿渡静子女士有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很好的书,比如《战争中的孩子》在中国销售和传播不好……这样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人都说过了,我只从我认识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1.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审美观点不一样。在猿渡静子看来很好的书,中国的读者或许没有普遍认可。
2.该书传播和流通的渠道并没有打开,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静子小姐考虑了没有。
3.我们当下社会的批判和反思精神一直没有确立起来,这导致我们国人普遍缺乏独立精神,对战争题材的作品重视不足。
4.我们国人的阅读素质还没有提升起来,对艺术的追求(特别是悲剧艺术)还不够普遍,很多人不识货。
但正像刚才我们的老师们说的,我们的家长在逐渐复苏和觉醒,对美的事物也在逐渐接受,有过有一段时间,这样的好书终将大放异彩。
静子老师您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