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同学会:遇见曾经的自己

日前组织了一次同学会,有些有趣的感受。

一个长期磨合的群体中,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关系结构,大圈子、小圈子、每个人不同的行事风格、彼此过往的互动历史与互动感受等元素混杂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每个人对每个人的判断、预期以及每个人在不同圈子里的行为准则。

勉强用最近读的国际政治理论来套一下,就是肯尼思·华尔兹的理论吧:每个国家的行为是由它在国际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的。

总之,一个人在同学这个集体中形成了一整套自动化的行为模式,面对不同的人会自动启动,比如面对宿舍哥们、当年的女神或者暧昧对象、当年的饭友玩伴或是在学生会的战友等等,都会有一套自动化的沟通及行为方式,这些方式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启动了。

这套方式就是当年自己的一部分,而对于大学生活来说,同学间关系是那时自己的一大部分。

所以同学会上我们见到的不只是当年的同学,还有当年的自己。同学会上唏嘘感念的表面上是其他人的改变,实际上却是自己的今昔对比。

毕业后的自己是否成长为了更好人?毕业后经过的坎坷与摔打是否使我们更怀念学生时代的单纯美好?

各位早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