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原创 王七十三 王七十三 2024-03-11 21:34 广东

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质生产力”成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热频词,网上权威的定义如下:

来源:共产党员网(www.12371.cn)

关于“新质生产力”更多的诠释请自行百度,这里不做赘述。主要想聊聊为什么国家会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这个概念。

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们是步步紧逼,意图像过去对付日本一样将崛起中的中国一举扼杀,后又倾举国之力对我高科技产业发动围剿,在国际政治上也不断借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俄乌冲突等不断向中国发难。

然而几年下来,中国不仅抗住了贸易战,突破了高科技围剿,在国际舞台上也是长袖善舞、合纵连横搞得有声有色。在碳中和、新能源这个领域,中国更是从反围剿变成了围剿……

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对于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中,全面夺取高附加值产业的主导权、让中国人民逐渐摆脱996、白加黑、低工资、少福利的机会正在到来。

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只是实现了阶段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愿景才是终极目标。中国实现“共同富裕”不靠掠夺,就必须依靠大量的价值创造,只有大量高附加值的企业组成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带来大量的高薪岗位。过去我们不得已从低附加值产业起步,艰苦奋斗了几十年,为了能早日从不利的国际产业分工中摆脱出来。

国家这个时间点旗帜鲜明地提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就是吹响了全面产业升级“总攻”的号角。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不能再依靠拼命压低工人工资“卷”价格来提升竞争力,而是要发挥“科技创新+人才”两大核心要素的作用,利用先进科技、先进管理来提升竞争力。

要实现科技创新和先进管理,激发“人”的潜能是关键。华为任总说:“钱给的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只是壮大高科技企业。对大量的传统企业来说,同样存在大量的机会:一是要充分利用科技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效率来创造效益。二是要改变人才观,不再将人视为成本,而是要将人脑视为带来源源不绝发展动力的“金矿”。要用合理的价值分配激发人的潜能、进行价值创造,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员工涨工资,企业多挣钱”的双赢。参考:华为“价值循环”示意图。

声明:个人理解,欢迎交流,不争论。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