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口店
那天是周日,想要找个书店学习一会,搜到了甘家口的新华书店,看之前的用户评价还挺不错,就带了电脑过去了。
交通比较方便,公交或者地铁都可以。我是在9号线白堆子下车之后,步行过去的,导航特别顺利。
书店面积不算小,按靠墙书架上的书籍分类,大约有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古建筑、园林景观、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这些类别的书籍。后来才看到这的确是一家建筑专题书店,这样的专题经营的新华书店我还是第一次见,真挺新奇的。
中间的架子上大部分是文具,还有几架子是一些畅销类的书籍,漫画网文小说都有。
店内本来有几张大桌子,但可能是由于疫情的影响,都放了书本,椅子也都圈了起来。可以坐下看书的地方就是临窗的一排小桌子了。(桌子周围没有插座,是不能充电的,带电脑的书友需要考虑自己电脑的电量)
从图片上看,上面的灯也很有特色,打破了我对新华书店的固有认识,很潮的感觉。还有书架上的标签,都是古建和园林。
在靠窗的座位待了一上午,店员会不时走动,过来把空座位的椅子往里推一推,提醒大家戴好口罩等等,虽然又被打扰到,但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也可以理解吧。
书店里面有叫“新华时间”的饮品位。咖啡和饮料的价格在25-35之间。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新华书店看见有饮品位。店内挂有中国新华书店协会颁发的最美新华书店奖牌以及北京市委宣传部颁发的特色书店奖牌。我也觉得很特色,点赞。
王府井书店
王府井书店,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店,从图书数量来讲,当之无愧。整个图书大厦,有五层之多。图书按层分区,索引做的还不错。
店里似乎没有预留读者看书的位置,大部分的读者都是坐在地上的。
有图书购买需求的书友可以过去,大部分的图书都是可以淘到的。看书的话,如果你不介意坐在地上的话,也OK的,反正我蹲了一下午,腿麻了。
结账都在一楼,我那天结账的时候,机器不是很好使,店员很淡定很机械地敲着最后的确认键,可能是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了。结账过后,店员会用塑料绳把书打包成一捆,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动作,也是一种传承。顺便打包的,还有一张楼层索引的单子。
天坛南门店
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搜附近的书店,那天逛完天坛公园出来,看还有些时间,就进了天坛南门的新华书店。
里面的书籍,中规中矩,中外名著,中学生课外读本都有,还有另外的一些社科、历史类的书籍。有两张书桌可以坐下看书,也蛮不错的。
西单图书大厦
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有诸多相似之处,实际上都是新华书店,在图书经营上甚至于书籍分类上都很相似。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从地铁西单站下车,C口出站即可到达西单图书大厦,交通十分方便。门口的雕塑很有代表性,辨识度相当高。
的确是一座图书大厦,这张图片已经是我能拍出的最好效果了(直男拍照,完全没有技巧)。拍了老长时间,有个老奶奶还过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她可以帮我拍合影,被老奶奶的热情感动到了。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貌似新华书店都有红色经典专题。还是蛮震撼的。
从书籍分类上,个人感觉西单这里比王府井的要更清晰一些。
这家店的新书推荐也做得很好,是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区摆放的,而且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推荐语。
西单店里,每一层都有咖啡店,每一层也设有专门的阅读区,比王府井那里的阅读区要多很多很多。
在其他书店,也能碰到到书店里读书的爷爷奶奶,但是远没有在新华书店遇见的多。或许是老一辈的人对新华书店有特殊的情感,也或许是从他们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在新华书店买书读书,也或许,现在的独立书店或多或少让他们感到局促。
每当在书店里看到这些老者,就会想到我的爷爷,爷爷其实也是喜欢读书的,但是现实让爷爷终究没有这样的条件,甚至因为农忙还在家里读书被众人诟病。也会想到父母,我在这里安安静静地读书,然而父母还在受苦劳作,是父母这样的付出使得我有这样的条件,但是我却依然没有反哺之力。继而,会想到我自己的将来,等到年老退休的时候,是否依然能到书店买书读书,这般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