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人居住过

四年级之后,来到城里读书、生活,自此,便很少

回故乡。爷爷奶奶不在我们家,回去也没有什么,最多祭祖。到现在,回去次数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在故乡出生、成长,那里记录着我最美好的生活……

山间的田地里,流连着妈妈、姐姐和我在寒来暑往播种、耕种的身影。

林间的小路上,回荡着一群小伙伴在春去秋来上学时的欢声笑语。

在白雪茫茫的寒冬,我手指冻得通红,却依旧激动地拾起门前的一团雪往嘴里塞,那贯彻心扉的冰凉,让我的心都彷佛停止了跳动。

在夏日炎炎的傍晚,和小伙伴来到树林里,爬上十几米高的松树树梢砍柴,当时那颗松树随风来回的摇摆,至今回想起仍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天冷了,下雨天上学的早上,妈妈会往我的“桶(tong)须(xu)鞋(hai)”里放一卷干稻草,当做鞋垫。开始是妈妈帮我弄,后来自己也学会了卷稻草,如何铺平一点,不然结果就是搁一天脚。

天热了,大热天的半夜,(我家的砖房从早晒到晚)房间里实在闷热得不行。妈妈会叫我们搬几根长板凳到楼顶,再铺上棉被,背朝大地,面向星空,伴着夜风才睡得着觉。房间里热,房间外蚊子又多,总要有所取舍。有时觉睡得好好的,突然下起雨来,一家人又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把东西搬回屋里,继续睡觉。


很多年前,故乡就没人了。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故乡作为一个偏远山区,没有教育资源,没有医疗资源,交通不便,毫无悬念地被淘汰。几代人繁荣生活的大院子,如今只剩下破败、倒塌的房屋,和那冷清得让人发寒的死寂。


许多年后,我带着她回到故乡,就像见到多年未见的故友一样给她介绍着。

你看,这是我家,这颗柳树是我和大姐小时候扦插的,现在都长这么大了。这里有个鸡圈,下面是猪圈和牛圈。小时候我家养了很多鸡,鸡窝不够,母鸡就到处下蛋,鸡圈里、牛圈上面的玉米杆里,隔壁三伯的牛圈里。每次发现的时候,窝里已经有20来个鸡蛋了,那种感觉就像发现宝藏一样惊喜。


后面是三伯家,大三伯是个老师,小时候感觉他特别凶,很怕他;再后面是大伯家,他家摆了好多破旧的电视机,好像是别人拿过来修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修好过一台;再后面是二爷家、另一个三伯家、二伯家……

说着,眼睛一阵朦胧,泪水一股股地往外流。

这片养育我的土地啊,你们的孩子回来了!


“我在这里摔过跤,后脑勺破了一个大洞,把大家都吓坏了”“老爸在这里挖到过一条大蜈蚣,用来泡药酒了”“我们在这里捅过马蜂窝,被蛰得哇哇大哭”“在这里滑过雪,那里有个急转弯,稍不注意就直接滑下坡了”……我想把所有关于这里的故事都讲出来,想告诉她,曾经这里有人居住过,那时的生活是多么的精彩与美好。

可惜,如今青山依旧在,不见故人来。

不知过了多久……

“这里好像曾经有人居住过”

“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吧”

“是啊,可是为什么现在没人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译者按】在纳西族东巴经的翻译中这部经典有的命名为《人类迁徙的来历》等名字。但译者认为还是《创世纪》好,因为“人类...
    赋樱阅读 4,178评论 0 1
  • 天暗了下来,风急雨骤,却没有半点要消停下来的意思! 我漫步在村落里荒芜的小路,心头总是一怔一怔,内心...
    清泉石下阅读 449评论 1 8
  • 刚刚看了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陷入沉思:“大部分的大人都忘记了童年,只有很少的人还记得童年的模样。...
    幽语漫蓝阅读 572评论 3 4
  • 八月十四号,晴有云。 祖母去背后的玉米地里掰糯包谷了,说是拿来给爷爷做新鲜的稀饭,进玉米地是我所不能做的了...
    山野诗人阅读 158评论 0 1
  • 边村故事《一》 祖母去背后的玉米地里掰糯包谷了,说是拿来给爷爷做新鲜的稀饭,进...
    山野诗人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