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历史学家普遍将二战的爆发确定在1939年9月1日这一天。在这一天的六时,德军装甲集群越过了广阔的边境,形成了一个个箭头,朝着早已在地图上标定好的目标挺近。而在一个小时之前,德国的空军便已对波兰发起了大规模空袭。波军早已严阵以待,而且他们的英法盟友也对其不俗的实力寄予厚望。然而,战局的最后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
从德军越过边境,到波兰这个东欧地区性强国彻底陷落,中间仅仅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军的技术装备与兵力并不对波兰形成压倒性优势,而且波兰军队的抵抗也不能说不激烈。那么波兰又因何陷落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波兰军队的思维,已远远滞后于时代。
从那个时代讲,波兰军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火炮等重火器的装备量较大,而且已经拥有了坦克、飞机等机械化装备。然而,空有武器装备,波军的战术战法和编制体制仍然停留在一战时期,这一点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在战争爆发前,波军对德军的装甲部队认识不足,甚至试图以骑兵阻挡德军。而且,波兰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只分布着少量的沼泽和森林,地形从天然上就是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演兵场。而波兰的军队部署依然采取一战的方式,把重兵集结在边境一线防御,纵深缺少能够执行滞后和反击的二线部队,结果刚一开战,在德军空军和装甲部队的打击下,大量的军队被击溃,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突破了波军一战式的防线,最终完成了对波军重兵集团的包围和歼灭。
开战不到一百天,波兰的首都华沙就宣告陷落,而苏军也从东线对波兰发起攻击。当年得东欧大国,就这样被消灭了。波兰的教训,对我们也是非常深刻,一支军队,如果只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不能自拔,那么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行军中的德军装甲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