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翻转一次沙画:月光如沙轻泻,夜雾中墨蓝泛白,笼着浮纱般的山谷,影影绰绰,稀疏的树林。
五日,到义乌已下午一点。义乌车国际商品城分五个区,区与区之间得做公车。一区玩具、饰品;二工具、小家电;三区办公、文体、化妆品;四区穿戴商品;五区进口商品、汽车用品、床上用品。共26个大类,260万种商品,出口至200个国家。从牙签到冰箱,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
没目的漫游,只在五层看了几圈挂画,全是批发,些许无趣。坐车到五区,一楼进口商品是可以零售的。韩国、日本、法国、非洲等各国商品,有几家中东工艺小物件,蛮有趣的,只是决定极简生活,颗粒未收。
已下午三点,肚子也是颗粒未进,找半天没看到饭店。绝望打算去佛堂古镇再吃,出现一家澳大利亚餐厅。中国人开的,有两桌外国人在吃饭。旁边还陈列着澳大利亚皮夹克,老板还建议我看看,质量上层。这是餐厅还是档口?
一方粗糙的发烫的黑铁,上面放着一块七成熟牛排,一小撮面条,一小撮西兰花,还送了一杯干红,四十二元简餐,实在。带锯齿刀,切牛排好用。一会左刀右叉,一会右刀左叉,笨拙。第二块牛排有点嚼不动,陆续也都烫熟儿。胡椒与肉香,就是面条生硬了些。
佛堂古镇又号称浙江四大古镇,看上去名不符实。2000千米的直街,碎石青板铺路,两边糕点铺、眼镜店、面馆、酱铺、酒酿店……
佛堂之名,相传南朝梁代高僧在此投磬化舟,普度众生。人们为纪念他而取名“佛堂”。
每个城市有自己亮点,每个古镇都有自己的特点。佛堂古镇的店铺不光是为游客准备的,同时为本地人服务的。那个古旧的眼镜店,我就是琢磨,哪个游客会在这里配眼镜? 明清民国建筑,和乌镇、南浔比来,佛堂古镇是小气了些。不过,走到小街尽头,往左一望,义乌江。一般古镇,小河人家,浆影浮动。佛堂是大江古镇,桥横两岸,静默涌流。
古镇连着江对岸的是一座浮桥,由近二十只木船横连而成。每只船两端插着彩旗,上面写了船的名字。傍晚,对岸唱歌的、烤串的都张罗了起来。浮桥上游与下游还有两座近代大桥,特色在于桥纵分两边,一边建仿古楼建筑,白天是纪念品商铺,晚上五点后就关门了。另一边走车。
穿回古镇起始的面馆,没有名字,牌匾田字格,彩印四碗面。佛堂千张面一碗,面条用优质千张与红薯制成,汤底骨头熬制。加肉丝,加千张丝,加点碎菜。味鲜,谈不上惊艳。白切羊肉此家无,作罢。尝了街上的红糖麻花、绿豆糕、红糖糯米糕。
民宿外墙破旧木制,房间同样破旧,只是累不想再换。空调坏了,悬顶大风扇,缓缓转起。风亦雄浑。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