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民大】寄一封跨越了百年的家书

如果重生到了1931年的奉天,你会怎样?



在遇到《百年家书》以前,我读过各种战争题材的小说。从《一寸山河一寸血》,到《亮剑》再到类似《淞沪会战》的纪实文学,它们有的太过沉重,有的十分悲壮,各有千秋。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本披着网络青春文学壳子的《百年家书》。

不同于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同题材的书目,它呈现在我眼前的不是一个伤亡人数的图表,不是某个将领传奇精彩的一生,更不是一场或伤亡惨重或兵贵神速的战役,它带给我的,是一场对那段历史的感同身受。

女主人公无意间碰倒了外公留下的盒子,晕倒昏迷后再醒过来已经身在奉天,变成了黎家包戏子抽大烟的三小姐黎嘉骏。有这么一个网络言情小说必备的狗血开头,却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女主跟我们一样,死宅,90后,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学了好多年历史却分不清楚平型关和台儿庄,模模糊糊记得几个地名还分不清东南西北。就这样两眼一抹黑的穿到了1930年的奉天,皇姑屯事件之后,九一八事变之前。从听到炮声吓得浑身发抖,成长成扛着相机奔赴前线的战地记者。

我之所以喜欢这篇小说,大概是因为它有一种神奇的带入感。跟着黎嘉骏,我能看到二十九军用大刀砍出来的防线。能听到长江上纤夫的号子,也能闻到台儿庄战场上浓重的硝烟。

整个抗战史被作者用黎嘉骏的视角串在了一起,而作为读者,我们则跟她一起,经历了这所有的一切。

我想我是理解她的,理解她看见长江纤夫运货时的震惊,明白她小心翼翼提醒家人放弃生意选择南迁时候的无奈,也佩服她明知道有可能什么都改变不了,也毅然决然奔赴前线的勇气。

作者在前言里面写到过,她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很简单,作为一个九零后,她想要记得这段历史。她也希望她的读者们,都能牢牢的记得这段历史,记得老一辈的付出,记得那段黑暗的岁月。

这样的想法,让我联想到今年暑假上映的一纪录片《二十二》。看完全片之后,我朋友问我,为什么要把这些老人的事情拍出来?那么黑暗,屈辱的记忆,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之后,我们其实什么都做不了。我的第一个念头,跟《百年家书》的作者很神奇的不谋而合。

我们,只要记得就好了。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无法避免已经发生的苦难,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它,铭记它,然后带着关于它的记忆更好的活下去。

这个,大概就是那段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最深重的意义。

山河犹在,青史不改。

阅尽生死,百年家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在听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的课程,那天不巧又听了成甲的关于知识应用的讲座,试着将知识点进行扩充和延展,进行深入思考,...
    莉莉安蓁妮阅读 770评论 2 0
  • 人活一口气,一口神圣之气,只要没有神圣感其他能力都发挥不出来,没有神圣感所以就叫努力,而有了神圣感就像自带动力,马...
    吕明超阅读 207评论 0 0
  • (今年六月份的一篇文章) 六月,有些炎热的天气,枝头还没有知了的叫声,我们毕业了。还记得高中毕业时的我,虽然也有离...
    简单CX阅读 269评论 1 2
  • 我们热爱着,因为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里 这几幅图,是今天在街上和农村里拍摄的,本来美女和农村老人组成一个主题,有点不...
    文心雕禅阅读 39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