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安文学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首七步诗让我们进入曹植的年代。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一、知识介绍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1)曹操的《蒿里行》,《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观沧海》;

(2)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风格清丽宛转;

(3)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诗品》称之“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谢灵运赞其“才高八斗”。《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

2.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7位文学家的并称。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王粲的《七哀诗》,刘桢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3.山水诗、田园诗

(1)山水诗

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人(江西九江),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不为五斗米折腰。二十九岁那年,他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后迫于生计,又一度出门任职。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自此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诗。

(2)田园诗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与陶渊明并称“陶谢”。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代表作品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

二、考查形式

在宁德事业单位考试中,文学的考查以识记型为主,主要考查常识判断。所以各位考生在针对此知识的掌握以识记为主,根据材料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先秦文学 1、先秦文学是指秦王朝建立以前的文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2、远古文学包括原始歌谣和神话传...
    洛漪兮兮阅读 1,499评论 0 7
  • 中国古代文学主以抒情,造意。古代艺术讲究意境,红楼梦中林黛玉教史湘云学诗的时候就说,韵律虽重要,然而意境才是最关键...
    唐灭灭阅读 452评论 0 0
  • 第九章 建安诗歌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出现在建安时期。第一节 首开风气的曹操1、曹操今传诗作皆为乐府诗...
    甘仔_fe9c阅读 1,161评论 2 13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68评论 0 13
  • 夜莺2517阅读 127,781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