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完伯凡老师的直播后,我便开始尝试列时间清单。
时间清单很好列,就是在每天晚上把自己一天所做的事写下来,然后再算出一天中有效时间所占的比例。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自己为什么一直很努力但是进步不大的原因。——我只是觉得我比较努力,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在没有时间清单之前,我每天都觉得活得特别充实,每天都在学习。起床收拾好就去学习,一天只在吃饭前后休息一下。晚上11点才停止。觉得自己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但是,在记清单一个星期后发现,一天有效的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8个小时。而这一天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忙,完全没有休息。而大多数每天的有效时间是3到4个小时。和自己预期差很多。
时间清单使我认识到自己对时间的错误感知。同时也认识到量化的好处。我以前评价一件事情的完成情况大多都是主观评判,就如我评价我这一天是否努力了,我便很主观,我觉得努力了就是努力了,我完全没有意识去考虑我这一天学了多少知识,多长时间。
时间清单的第二个好处是,对自己每天的时间分布有了很大的了解。就以我在周末的时间清单为例。我原本打算仅在吃饭时玩手机然后吃完饭休息1个小时,但真实的情况是我会在吃饭前后共玩3个多小时的手机。然后再睡觉。一天下来在饭前饭后玩手机的时间加起来是4,5个小时。
而在我的主观感受中这4,5个小时就是1个小时左右。
当我清楚了我的时间分布情况时,我就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就如我现在吃饭时,我就把手机放下,吃完饭睡不着,就拿一本纸质的书,一会就睡着了。一般就睡半个多小时。这样的安排,会让我每天多做很多的事情,同时也觉得时间没有以前那么紧。
时间清单的罗列使我不断改正我的时间安排,让我在相同时间所做的事更多了而为了量化做事的效率,我罗列了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就是在每晚把自己一天所学的东西罗列出来。
罗列知识清单对我来说挺困难的,一天学的东西到了晚上就只能记得标题了。还有就是所学知识之间也没有多大的联系。一天也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列清单,时间有点紧。所以如何合理地罗列知识清单还有待去探索,但我还是会每天去坚持,因为我觉得知识清单可以帮我建立与完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