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盗斧 yí lín dào fǔ
释义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出处《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后出处)
最早出处 《列子·说符》(战国·列御寇)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白话翻译:有个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于是看邻居儿子走路像偷斧的,表情像偷斧的,说话也像偷斧的,一举一动都像偷斧贼。后来他在山谷挖地时找到了斧子。再见到邻居儿子时,便觉得他言行举止毫无可疑之处了。
例句 你总是觉得同事在背后议论你,这不过是疑邻盗斧罢了,根本没有证据。 警方提醒市民勿要疑邻盗斧,避免因主观猜测引发邻里矛盾。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疑神疑鬼、杯弓蛇影、先入为主
反义词:实事求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寓意启示批判主观偏见对认知的扭曲,告诫人们:遇事务必调查求证,避免臆测;放下成见,才能客观看待他人。
0.18平方公里有多大?
带着这个疑问,去寻找公众号新华网的一则推送文章,大意是韩国与日本就独山岛进行争议,争议的核心是1905年的主权归属。
就是我的疑问0.18平方公里的岛屿,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争执,说是一场“罗生门”,去寻找罗生门的解释,源自一则小说,1950年拍摄的电影,意为 模糊事实真相,各执其词,。我有些明白这句话的意识,但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就是 要去读小说,在搜索结果后的带着这句话“疑邻盗斧”看到这个成语,恍然大悟。就是怀疑他人的行为,主观对认知的扭曲。才了解罗生门的更深层含义。
虽说用罗生门更为贴切,但个人认为还是中国传统文字更易于理解。反观使用舶来词,过虽然更贴近事件,且舶来词源自日本,对大众而言,仍属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