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读老子《道德经》(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读《老子》|15.身处大地,心在天堂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大义】

        世人只有体认了“道”,才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得“道”之人,智慧深邃,让人难以理解。 对于我来说,也只能勉强地加以形容:

        他们处事谨慎,就好像在寒冷的冬日涉足河川,步步小心,如履薄冰。

        他们为人警觉,就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提防着四邻的窥视和攻击。

        从外表上看,他们俨敬如宾,表情严肃,可他们的内心,却涣然如水,温润如玉。

        他们心性淳厚、质朴,就好像那未经雕琢的木材,就好像那未经打磨的璞玉。他们心胸旷达,好似清幽寂静的山谷。

        他们遗世独立,但又能与万物混同一体,就像那混沌的湖水,看似平凡,却又无所不包。

        在这五浊尘世间,他们不仅能让自己的心魂归于澄澈与宁静,也能在让自己在静谧的幽思之中,生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能量。

        一个真正得“道”的人,从来都不刻意地追求圆满。他们始终都让自己保持着虚空的心境。他们用减损欲望的方式来修行,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去故存新。

【心读】

1.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特别值得我们现代人用心去思索。冯友兰先生说:“要观道,就要先‘涤除’。‘涤除’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就是‘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就可以见道了。见道就是对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减法的哲学。其要点就是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这让我想到了法国的雕塑家罗丹。闻名于世的雕塑《思想者》就是他晚年的作品。罗丹说:“艺术就是减去多余的部分。”真正伟大的艺术品,不是因为它的华丽,而是因为它的质朴。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于外在有多么绚烂,而是源自于内心有多么质朴。所谓质朴不是平庸,不是普通,不是简陋,而是天真自然,心无旁念。

        美国作家梭罗就曾说:“做减法比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地更快。”

        生命的美并不会因为被装进了用黄金制成的盒子里而显得更加珍贵。物质对生命的过度装饰,只会将其束缚。生命的美唯有在心性的澄明和湛蓝中,才能真正自由地绽放,不执着,却又充满希望。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当我们逐渐减损自己的欲望,人便会回归到最原初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本身就是圆满具足的存在。

 

2.

        道家和佛确实有相似之处,我想,这也是佛教之所以能够很好的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家和佛法都告诉我们,人不要过分地执着。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一个真正得“道”的人,是能够既入世又出世的人。用庄子的话作喻,就是游世。修道之人,往往都是隐士。他们有能力,有才华,但他们不执着于这些。他们身处大地,而心却在天堂。世人就是因为入世太深,所以才会在遇到重大灾厄的时候,心生恐惧,不知所措。这也印证苏轼的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然而,一个得道之人,却能够做到入世但又不被世俗所累,他们常常能以一种更为超拔的眼光来俯瞰世界,同时也俯瞰自己的人生。借用一个佛法的术语,就是出离心。我所理解的出离心,并不是要我们彻底远离尘世的生活,而是要时刻保持心性上的敏锐,可以察觉到我们和尘世之间那段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这份恰当的距离可以让我们从尘世的漩涡中抽身出来回看自己心性的自由,从而做到庄子所说的“胜物而不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之衡阅读 3,558评论 1 14
  • [Unity]技术学习路线图(长期更新) [Unity]使用StrangeIOC框架设计响应式编程 下载与安装 下...
    肖浩呗阅读 8,921评论 0 6
  • 迎着春寒 奋力的向上伸展 嫩黄的叶子刺穿了厚厚的枯草 没有谁能阻挡我的生长 因为春阳的怀抱就是我的向往 好心疼 那...
    心安何所归阅读 1,592评论 6 31
  • 花季雨季的我们,那年我们十八岁, 狂妄自大的我们,那年我们十八岁; 迷失路途的我们,那年我们十八岁; 傲人风采的我...
    psm来过阅读 1,378评论 0 1
  • 逻辑回归是一种能得到y的算法。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yhat。当我们已经训练好一个逻辑回归模型,我们输入一个x,就可以...
    Ang陈阅读 3,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