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三天前,还在盲目的寻找着杨澜20年名为《提问》的新书线上版时,未果,而后偶遇其19年款新书《一问一世界》。这本书是杨澜和朱冰合编的书籍,虽是合编,但全书都是围绕着杨澜本人30年的主持人的生涯展开的,既有杨澜本人的笔稿,还有朱冰对杨澜的解说。怎莫说呢,很精彩的一部人物传记,犹如电视剧里所演的那样,起起伏伏,毅然决然,追求极致,塑造经典,说是拍一部杨澜传,估计又是大手笔电视剧,哈哈。
这本书我很喜欢,分三天总共将近十个小时看完了。刚看到书名时让我想起威廉姆的一首诗,由中国翻译家翻译的很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掌中含无限,刹那即永恒”.这句话在我看来还带有一定的佛学意味。
这本书书名刚开始看到时还是略有迷惑,为何是一问就有一世界了?还是一问和一世界两个层面?这本书到底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用甚麽样的一种手法进行诉说?等等,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了这样的世界。
今天早上看完书,闭上眼睛,似乎对提问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仅仅使提问就够了吗?绝不是,它又紧紧的和倾听以及谈话的艺术联系到了一起。当然前些日子看完的《谈话的艺术》一书有类似的观点。杨澜仅一人就让我们领悟到了记者到好记者,再到记者型主持人,最后到好记者型主持人的一步步的转变,这全靠其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格的自我要求。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快餐式的短视频不断涌现的时代,娱乐信息甚嚣尘上的时代,我们被围困在内难以自拔,交流慢慢的变少了,沟通的能力不断下降了,在提问能力上问题尤其突出,从小我们就谨记长辈和老师的忠告:
1.不要问那麽多为什么;
2.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3.记住答案就行了;
4.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记;
5.我说的就是对的,记住就好…..
这或许是每个人的局限,但提问这种能力却尤为重要。提问的能力在当今世界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已不再是仅仅记住已有的知识就足够了,而是探索未知的知识,这也是对知识对学习不断保有热情的最佳方式。而探索本身则是基于提问,从提问开始的。据说在以不断创新著称的以色列,孩子放学回来,身为犹太人的母亲不问今天学了什么,更不问考了几分,而是问:“今天你问了什么问题?”
我曾羞于提问,但渐渐的我愿意以一种让人看起来白痴的问题入手,不断实践,不断寻找好的提问,虽然此时还是菜鸟级别,但不断继续尝试。那么什么是好的提出问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2. 提问要开放式和闭式的结合;
3. 要视时机提问;
4. 要尊重他人隐私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挖掘被提问者的信息,让其有所感悟;
5. 要与倾听相结合,倾听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提问的效果;
6. 要观察,看这个问题对被提问者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或者感触……
这是我认为的好的提问所具备的东西,在不断的进行这项技巧训练的同时不断总结提升自我的提问,或许可以既带给自我快乐,也会给他人带来舒服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