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笔记导图:如何给散文《赞扬》画思维导图?

《赞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导图解说】

一.主干

       提出问题:真诚地赞扬也会带来不适;

二.主干

       分析问题:举例赞扬诗比赞扬诗人好;

三.主干

       解决问题:提出对策,赞扬要客观描述感受。

【原文】

《 赞   扬 》

赞扬与奉承是有区别的,奉承是不真诚的,是为了得到好处;而赞扬是对一个人或一个行为真诚、积极的评价。然而某些真诚的称赞仍然可能带来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可能造成不舒服、焦虑、内疚和不端行为。因为不恰当的赞扬会让人感觉是一种评价,而评价会让人不舒服,就好像被审判者一样,会感到焦虑。

举例来说,一位叫艾米丽的小朋友,写了一首诗。

老师:你是一个很好的诗人,艾米丽。

艾米丽:我希望我是,但我知道我不是。

老师:你别这样说,你很棒的!

艾米丽:我永远也不能像某位诗人一样著名。

老师:好吧,你这个年龄来说,你已经很好了。

艾米丽:很不幸。

这位老师不明白,为什么真诚地赞扬遇到的却是孩子的抵制和悲观。因为老师的话,让艾米丽陷入了与所有伟大诗人的竞争,她觉得有很大压力,很不自在。

给老师的建议是,赞扬诗,而不要赞扬写诗的孩子。

比如:当一位叫艾略特的小朋友写了一首关于春风的诗时,老师说:“我很喜欢这首诗,艾略特。当我读到‘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快乐在我心里格格地笑。’时,我也感到了快乐在我心里格格地笑。”

老师对诗句表示了欣赏,并且引用了他的诗句来表述内心的感受。这让孩子感到很高兴,倍受鼓舞。

所以正确的称赞方法是:“要描述,不要评价。要对待事件——不要赞扬品性。要描述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性格;对事件进行客观现实的描述,不要美化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