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残碑的考证(一)

        古代碑刻有记事、标示、警示教育、宗教信仰、传播知识等几种类型。因石头能够较长时间保存流传,故通过实地考察、搜罗、收藏、研究散落的古代碑刻,可以证经补史。因此碑刻受到历代官方及民间文人的重视。

        古代访碑活动由来已久,至明清两朝达到巅峰。明末清初著名金石学家顾炎武在其《金石文字记》自序中写到:“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犹不甚解。及读欧阳公<集古录>,乃知其事多与史书相证明,可以阐幽表微,补阙正误,不但词翰之工而已。比二十年间,周游天下,所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壑、扪落石、履荒榛、伐颓垣、畚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抄录。”

        前不久与友人至泉州城东南埔村,于一菜地中发现了一块被村民铺作台阶的残碑。此碑残存高度约80公分,宽度约50公分。残碑除了上沿可见倾斜断面外,左右及下沿皆相对平直,暂不敢确定是否为原碑之边沿。扫去覆土,可见三列竖写的文字,字体为楷书,字大约有8公分见方。从右往左通读,内容依次为:

        “……从此破辰沅入贵竹……

        ……海坛破之进及湄州……

        ……廓清议者皆以……”

        初读此碑内容,可谓一头雾水。深感才疏学浅,一时竟不知其所云。唯一的突破口,只有“湄州”二字。

        通过初步判断,湄州为今莆田市湄洲岛。如果湄州是地名,那么根据上下文可推理,辰沅、贵竹、海坛也是地名。通过查找,辰沅在今湖南省西南部凤凰古城一带,贵竹在今贵州省贵阳一带,海坛即今平潭岛。通过此三处地名,以及湖南与贵州相邻,平潭岛与湄洲岛相近,亦可反证湄州即湄洲岛。

        起初看到“从此”、“入”两词,以为描述的是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但从“破”、“破之”、“进及”三个用词,几乎可以断定这两句描述的是战争。胜利者破了辰沅,进入贵竹,破了海坛进到湄州。而且根据地理位置判断,一二两句所描述的,应该是两场不一样的战争。如果是两场不同的战争,再加上泉州不在所述的战场上(即使离得最近的湄洲岛也有大几十公里),那么这块碑极有可能记录的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某个人的生平。

        那么,泉州历史上,这两场战争谁都有参加过呢?这个谜题的答案是否能够揭晓?请听下回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88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95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0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