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系列64】那个傻到去格竹子的人最后干嘛去了?

文 / 芹菜

明朝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读书的时候,先生问同学们的志愿是什么。别人都说是考取科举,为官为民。他却说,他想成为圣人。

为了成为圣人,他学了道家、儒家、孙子兵法、佛法等等,总之,一切有可能能让他成为圣人的东西他都去学习和尝试。

有一年,有人告诉他,要成为圣人,必须刻苦读朱熹经典。于是,他又开始读朱熹的“四书”。别人读“四书”是为应付考试,他却是往死里钻。有一天,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在竹林前探索学问。他突然说:“我们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怎么样?”

朋友很吃惊:怎么格?

他说:朱熹说了,一草一木皆有道理,你不格它怎么知道它有什么道理。

朋友觉得也有些道理,于是和他一起格。但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好盯着一棵竹子看。

三天后,朋友感觉自己都快成竹子了,坚持不下去,离开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他还是一直盯着竹子看。到了第六天,他出现了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他仿佛听到竹子说:我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格不出来,还想当什么圣人!

他气极了,很想说:“你们根本就没有道理,我怎么格!”但他体力严重透支,最后扶着竹子倒了下去。

几天后,他恢复过来,四处告诉朋友说:“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误的,根本什么也格不出来。”朋友们都觉得他肯定是疯了,竟然敢怀疑朱熹!

他冷静地分析说:“别说我们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即使把它格出来又能怎样?朱熹说,天下万物包括一草一木都有道理,而且要我们去格,格个竹子都这么费劲,天下万物那么多,我们格到死,连圣贤的影都看不到。况且,如果我们踩了狗屎运,突然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了,可那是竹子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不被我们认可该怎么办?是把它扔了,还是违心地承认这个道理?”

他的朋友非常不认可他的话,但他却坚信自己的实践所得。

很多年后,在一个蛮荒之地,他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创办了心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今天,他依然是我们心中的圣人。

他,就是王阳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细细地以黛勾线 调出远山的素颜 一朵桃花透着粉 经历过无数场缠绵 红,海棠残瓣 抖着随风轻颤 可爱亦可人怜 裁彩云...
    云里风铮阅读 2,540评论 3 6
  • 又回到这里了。 在车上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知道要去某个地方,结束某件事情。窗外陌生的街景,出租车司机拗口难明...
    闲男阅读 3,685评论 0 50
  • 我之前画过一些马克笔画,但是画之前我以为我是可以像哔哩哔哩里面的大触一样或者差点的,只要我好好努力什么的就可以……...
    梦舞蝶馨阅读 2,144评论 0 1
  • java构造器初始化先后顺序: 若此类继承于某基类,则先初始化基类,以此类推,找到最基本的父类,先对基类进行初始化...
    vida_yang阅读 2,463评论 0 0
  • 又得写写小朋友的变化了^_^ 1.ママ大丈夫?句尾使劲上扬,一定是在为自己发现了疑问句的表达而高兴吧。妈妈咳嗽一下...
    LadyKaKa_ting阅读 2,82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