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

城市道路沿线的花从春节后不久就陆续开了。这一向正怒放着。空气里花香也时不时冲进行人的鼻子。敏感者,忍不住打个喷嚏。这么个美好的春日,一大早,天清气朗,美好得让人感叹:真是好天!爬山的画面从朋友圈里很快打开来。朋友一家,一大早跑到大众山上,在步道上灿烂地笑着。果然,三月,入春有些日子了,乍暖还寒,心情是明晃晃的。

明芬一大早就醒了。来不及闻空气的味道,连平日不时入耳的鸟啼也听不入耳。天知道小区高楼的空调位里筑了多少鸟巢!此刻,啥也关心不了。飞也似的拍醒孩儿爸,蒸包子买奶去了。叫醒儿子,呆在客厅仔细环顾和检查,生怕漏点什么,笔、身份证、尺子、圆规、橡皮,清点再三,总算好了。天其实也还不够明亮。

待坐上车,天就一程程亮开了。这才注意到三月里的好天。还有些冷。也顾不上,和司机沟通过,方才让儿子吃包子喝奶。偏偏儿子吃不上两口,连喊恶心!恶心!不是针对包子,是不爱吃,又不敢买外头的早点,特地拜托外婆做了来。小子不肯吃,总不能勉强,赶紧剥了蛋,盯着喝尽奶,目的地也就到了。

果然是个清朗晴丽的好天。

下车点让人疑心遇上了示威的人群。

三月里,一堆中年男女,怕有几百个,簇拥着、挤着,伸了头向移动铁门里张望。人群里还竖着一个个牌子,八中十四中十六中十五中,且混杂着几列队伍。儿子挤挤,居然找到一条短队,几座不知名的小校并在一个牌子上。队列人只有七八个。站进队尾,队伍就一条条地进了校门。人群忽然松散开来,不那么挤了。中年父母们伸了头,找准了自家娃,目光炯炯地,充满期待地追踪。

不一会儿,里面点完名,队伍陆续越过广场进楼。听说孩子们进去就是一天。中年人群兴奋地议论着。半天不肯离去。明芬也没走,在移动铁门前张望许久,确定什么也看不到了,才放下追索儿子的目光。才认真往边上及后方张望了下,发现几个识得的人。可是疲惫得不想说话了。找个空点的角落,校门边宣传栏附近,三两下啃儿子未吃的包子,因为感到饿了。

呀!真是好天气。定下神来,发现天清透高远。好天气,好兆头!明芬发现朋友圈里大众山上的幸福晒照,目光随即巡视周边,看见校门正对,大马路过去,是座小小的山。也爬爬去?

就一步步石阶登上去,才几十步,累得喘不过气。索性就近闪进侧边一条平坦的沿山边的路。站定,校园正楼就全在视野前方了。一时好笑得很,算是换了地,从人群里解脱出来,继续观望并看不到的入了考场的儿子?

又不是傻等。明芬看了一会儿,也倦了,方才打量起周边。三月里,青草早冒出来,也还淡淡的清香味儿。树挂了绿,开了花,不多。明芬看见上山来的人三三两两,有的也闪进身后这条便道,更多的继续攀爬,山上后头据说有个陪读村。

明芬不打算找过去了。山上待得无聊,索性回到校门口。人群大多散去,还是有一二十个不肯走的,逗留于此,还多少找了个攀谈的对象。一上午太难等了,四个多小时啊!就这么,老太太凑过来,和明芬、另一个孩子爸聊起来。

算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吧。三个孩子同校,也就叽叽喳喳地说开来。男士不太爱说话,对付不来,借故走开了。明芬就和老太太两个人,寻了块干净点的地,铺上老人随身带的广告纸,结实地做了垫子。坐上去。矮到周边一切都放大了。真是有点冷,还故意缩着身子。和老太边聊边等。

今天的主题就是等。

等。老太太等孙女,明芬等儿子。等人能做什么?两代人就七七八八说开了。明芬主要是听,老太太滔滔不绝地说着。

雯雯不肯让我送啊。

雯雯这么小,我不送怎么行呢。

雯雯怕我累着了,怕我花钱。我说,不怕,一百块钱打车吃饭够了吧。雯雯五点就起来了,出来天还是黑的。过早天才亮,从学校过来要二十多块。嗯,好贵。

好贵!老太太一说起来就没完,明芬听着入了神。望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脸上还算光滑,眼角的褶子却也不少,表皮混浊增厚的眼球,诚恳地盯着明芬。明芬索性认真听着,脑子里闪过一个个祖孙俩的画面。

雯雯写作业到半夜。

雯雯爱吃肉。

雯雯爱吃巧克力。

雯雯从小是个可爱的孩子。

雯雯、雯雯、雯雯……

明芬越坐越冷。马路上私家车、公交车跑过来跑过去。奶奶把雯雯说了个底朝天,又说雯雯的爸爸,说自己。

时间过去得越发慢。好不容易铃响,扶起奶奶,看校门里,也不见个人,就又坐下来,和奶奶接着聊。

三月里的好天,也并不稀奇。为了这一天,儿子闭关修炼多少个日子?雯雯不也是?几百个各校争得名额的孩子哪个不是用心准备了来了?

可是,此刻,赤裸裸的校门口,有一些不放心守在这里的家长。明芬听老太太扯到自己年轻时!

明芬的等变得生动起来。等儿子的焦灼的心平静下来。老太太实在有意思,有些担心她一古脑儿把家事家世全倒出来,又忍不住听。

我年轻时长得好看。

雯雯爸爸生下来后他爸爸就得病走了。我才二十九。

二十九!

您好厉害。明芬由衷地勾画出寡母孤儿的艰难生活。忘了来干什么了。

老太太积攒了一辈子的话,明芬想,我只是其中一个听众。她熟练的描述、风清云淡的神情,比唠唠叨叨的诉苦,更吸引人,比如明芬。

明芬的眼前从四十年前看到以后。

明芬终于倦了,起身和老太太寻了厕所去。沿路打量了快餐馆。

嗯,等下带雯雯来点!雯雯嘴叼!

回到学校门口。老老实实坐下来不几分钟。人渐渐从各处汇来。也就坐不成,起身,霸占移动铁门前一处,翘首企盼。

一分钟一分钟地等。终于有孩子现身,在远远的教学楼大楼梯上下来。明芬的丈夫电话拨过来,找到明芬,饭来了。儿子七等八等见不着,孩子们绝大多数忘了父母的辛苦等候,直奔教学楼侧面而去。大家都议论:臭小子,吃食堂去了。丫头也不说一声!明芬头伸得有些失落。嗨!外婆白辛苦了。

岂料儿子走过来。灰色卫衣顶着长发,和高个子男生起劲聊着,奔校门而来,没看见明芬,明芬先看见他,拨开人群,挤到校门口,憋了一上午的话一句没说上,儿子先开口:妈,我去食堂吃。

我想去食堂吃。

哦,中午休息啊!

中午找地儿休息!

儿子转头走了。心情看起来不错。爸爸一提兜的饭菜提得莫名其妙。

去找老太太,关心一下,发现老太太不见了,大概是等到雯雯了。据说也可以出来吃。

明芬和丈夫爬上矮山的边边,在小山路上,抱歉地分食了原本给儿子的美餐。

在山边边上,望着视野下方的人群,又渐渐散开,才百无聊籁地循山乱走。

三月里,好天气才半日,后半日不知要怎么熬怎么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