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之所以那么受欢迎,除了节目本身质量还可以,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它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胃口:爱吐槽。
“吐槽是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仔细想想,有道理。三三两两的一群人,从围着桌子坐下那一秒开始,“吐槽”俨然成为了整个聚会的主菜。
在举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什么天南海北、社会杂事和人物关系,不吐不快,不槽不兴奋。一群人中,那个声音最清脆响亮的,肯定是那个吐槽的槽点最吸引人的。
由此,在各种聚会中,好像不带一两个有槽点的故事,都不好意思去。而再仔细思量思量,却有一股腐臭的味道。吐槽,与其说是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倒不如说是一种畸形的炫技形式。
总是通过一些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胡乱猜测,杂糅着不负责任的唾沫,达到“口吐莲花”“出口成章”“卓有见地”“厉害厉害”的目的,这是普罗大众吐槽的普遍心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毫无疑问,现在社会压力之大,价值观之扭曲,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之缺失,是最直接的因素。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就在无形的比较,而吐槽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让人更有成就感。所以,人们愿意去吐槽,而且想让世界都听到。
不过,吐槽是有代价的。毕姥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出言不逊,为的也是赢得别人对他的那一句句“赞美”,来体现他这个著名主持人的厉害之处。而最终被一个更想通过吐槽来赢得吃瓜群众关注的人踢下神坛。
所以,吐槽就好比走钢丝,通过了风光无限,而实际上每一秒都是把自己暴露在死亡的危险当中,随时都可能去见马克思。吐槽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万劫不复的“呈堂证供”。
《吐槽大会》只是一个搞笑的综艺节目而已,参加节目的嘉宾之所以愿意去吐槽那些公认的槽点,也离不开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难道不是吗?
节目结束也就结束了,而现实当中的吐槽只是生活的开始,还有漫长而不可预测的坑在等着你。
可见,道理还是那个道理。别轻易吐槽,哪怕你内心比三急还急,还是要仔细地琢磨琢磨。三急可以一泻千里,而吐槽有可能影响一辈子。
吐槽是一种沟通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甚至可能是最坏的沟通方式。但试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