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重拾自己

我常常跟孩子说我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读书年月,希望你不要错过。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不断的去扩充你的知识层面,打开你接触世界的第一道关卡,这样才能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昨天我问孩子看过《千与千寻》吗,她说看过好几遍了,还有宫崎骏别的动漫也看过很多。我又问她这部动漫讲了什么,然后她开始复述影片的内容。我把我写的观后感给她看,孩子看完以后说:妈妈,我看过好几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你怎么看一遍就看的那么有深度?我问她如果你是千寻,你是否忍得住饥饿,忍得住内心的贪婪而在无人看守的食物摊上大快朵颐呢。孩子说最初应该能坚守吧,但饿极了也说不好。我承认这是很现实的想法,包括我自己如果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也许也会像千寻的父母亲一样,先吃了再说大不了主人来了再付钱。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人要坚持内心正确的方向不动摇是件特别困难特别痛苦的事情。然而宫崎骏先生就是要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你挣扎也好,彷徨也罢,重要的是心智不乱。心不动,万般皆不动。

阅读给你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哦,原来是这样,所有的一切疑问都能在阅读中找到答案。白岩松老师说,不要带着功利的心去阅读,它的成效不会即刻显现,但它一定会让你受益终生。其实,功利心是有的,不可能完全不存在一点功利心,比如说去书中认识自己是功利,去书中游历山水也是功利,只是这些都属于精神层面上的功利,与物质无关。我想白岩松老师说的功利是指物质上的功利吧。就像最近常常有人问我,挣了多少稿费,我说没有,但没人相信。其实我只是喜欢读读写写,喜欢分享。投稿也是锻炼自己,给自己一种形式上的鼓励,也希望弥补错过的岁月,帮自己找回阅读的快乐,还希望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作为榜样立在她心中。这最终又回到了功利的层面上来了,但这种功利我想我是认可的,并且会坚持下去。

董卿老师说一日不读书就像三天不洗澡那般难受。白岩松老师说他无论飞到哪个城市出差,包里永远会装着两本书。余秋雨先生曾经在半山腰一个破旧的藏书楼里,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藏书楼里所有的中外名著。蒋勋老师说他在等待渡船回家的个把小时里,也会坐在一边静静的读书……太多了,就说说身边认识的人吧,一中的张校长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定下阅读的目标,前些天丰镐文苑的叶老师说正在读蒋勋的《池上日记》,孩子的物理老师也是一直读读写写,说且读且写且快乐,我出门旅行认识的一位大哥说他每天睡前都会读半小时书……困惑的时候读书,高兴的时候读书,孤独的时候读书,书中都会完成与自己的对话,最终找到真实的自己。我很遗憾错过了最好的读书年月,人到中年记忆里不断下降,常常读过了回头又忘了。我很羡慕孩子,此时正是读书最好的年月,如果有台时光机,我一定惜取少年时。

我们出门旅行的时候,所行之处见到的无一不是刷手机的低头族。在西宁飞往敦煌的飞机上,坐在前排的一对外国友人始终在本子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文,我自然是看不懂。我的孩子很有感触的说,妈妈看看人家外国人都不玩手机的。我说是啊,到这句话更希望你自己记住,并常常以此警醒自己。知道犹太人的年平均阅读量是多少吗,64本。而我们国家的年平均阅读量只有6.47。就像郦波老师说的,这还是被平均后的数据,可见我们的阅读是有多匮乏。我问她,为什么咱们每年九月开学时,总要开展新华书店杯暑期一本好书阅读征文比赛,旨意就在推广阅读。不要总拿作业多做借口,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都会有的。平时每天可以抽出哪怕是几分钟十几分读一篇散文,读一首诗歌也行,周末或者假期再集中阅读,日积月累这些你读过的书都将是一生最大的财富,也只有这笔财富伴你终生,任何人无法觊觎也夺不走。

前几天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文化基础太薄弱,好多书读不懂,比如周易,虽然读了三分之一,但是感觉云里雾里,脑子绕晕了。朋友说这跟基础没关系,你看街上那些算命的,没读过一天书还不是照样拿个罗盘讲的头头是道。我问他,算命先生讲的一定是对的吗,非也。正因为我们都不懂,所以才在潜意识里认可。不过,我非常认可余秋雨先生说的:当你读一本书读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先放放,等自己在岁月里沉淀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时间去读,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收货。因此,《周易》被束之高阁等待机缘再读。虽然人到中年,但总体还是阅历太浅,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无字天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别人的路只是参考无法复制,是时候应该让自己沉淀下来了。

不敢说多阅读就一定拒绝平庸。但阅读会在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比如我十年前看杜拉斯的《情人》,我只是从表面读完了文字,十年后我再读《情人》,我会联想到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千与千寻》的时候想到《摆渡人》,那些场景脑子里似乎很熟悉。其实这些文章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我却有意无意的将它们串联起来,也许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影响吧。

趁着耳聪目明的时候多读几本书,多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待将来耳聋眼花的时候再拿出来回忆,到那个时候再翻翻以前自己的文字,无关好坏都会感叹:哦,原来当时我是这个样子的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