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北齐是相对于同一历史时期南朝萧齐而言。北齐是从北魏政权分裂演化而来,奠基人就是北魏时期的牛人高欢,也叫贺六浑。高欢为什么有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呢,因为他是鲜卑化的汉人。从高欢的五世祖开始就为鲜卑族慕容氏的燕国政权服务,他的祖父又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北魏御史,后来因为犯罪被流放到了主要军民是鲜卑人的六镇之一的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东北)。高欢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
鲜卑族拓跋氏在建立北魏政权后,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政治经济形势也逐渐趋于汉化,游牧经济也渐渐转为农耕经济。然而蒙古草原上在鲜卑之后又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那就是柔然。柔然经常骚扰北魏边境,以致北魏都城平城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不使都城遭受柔然的威胁,北魏政府在平城以北的边境自西而东依次设置了六个军镇,以此来拱卫平城。由此可见这六个军镇的重要性,当然朝廷对于六镇军民的福利待遇和地位也是很高的。
在北魏统治者看来,北魏政权要想长久,北魏就得学习中原文化、儒家思想,因此孝文帝一上台就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这样曾经拱卫平城的六镇其作用就大大降低了,六镇军民的地位也没那么高了,待遇肯定比以前差了许多,甚至有时候温饱都成问题。
公元524年,北方遭遇自然灾害,草原上的牛羊减产,柔然人无法过冬就去抢了北魏边境,这对于六镇居民来说简直就是天灾人祸啊!再加上当时北魏朝廷腐败,六镇之中没有一个廉洁守法、秉公办事的官员,各个都是大贪官。对于六镇军民要求发放救济粮以维持基本生存的合理要求,均遭到这些贪官的拒绝,军民对此十分愤怒,于是纷纷联合起来,杀死镇将,揭开了六镇各族军民起义的序幕。
北魏时军镇兵皆为世袭兵,家族世代当兵,当兵的装备、粮草、马匹都是自己准备,所以这当兵不是谁都能当得,必须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以前本来都是世家大族、富户子弟才享有的特权。高欢自小家道中落,一穷二白,母亲去世的早,他是由姐姐高娄斤和姐夫尉景抚养长大的。姐夫家的条件也就只能让他当一个地位最低的镇兵。
后来北魏真定侯的孙女娄昭君看上了高欢,自愿倒贴家财嫁给高欢,这时高欢才能置办起马匹,有马才在边镇军队中被升为队主(下属100人左右)。高欢虽然家境一般,为人却是大气豪迈。很会为人处事,人际关系处得很好,就连怀朔镇的镇将段长都对他称赞有加,称赞他有大才,将来前途必定无可限量。
高欢经常来往怀朔镇与洛阳,听闻了不少大事,随着北魏局势的发展,高欢对于天下将乱的判断越来越清晰,他认为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回到怀朔镇后开始倾尽家财结交豪杰,为乱世的到来做准备,像司马子如、刘贵、侯景等这些后来北齐的心腹大臣就是在这一时期和高欢走到一块儿的。
不久六镇起义爆发,高欢立即带领自己的人加入了起义队伍。不过高欢的人还是太少不足以自己拉起一支起义队伍,只能到别的起义队伍中去打工。这就好比高欢现在自己有能力有项目,但是缺少资金缺少人员,所以只能先到别的企业去打工,慢慢积累资金、人脉和经验。
高欢首先选择的是柔玄镇的起义领袖杜洛周,但是很快高欢发现杜洛周目光短浅,根本就不是能成大事的人,遂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结果行事不够周密,事情败露被杜洛周追杀。高欢带领众人侥幸逃脱,投靠到另一个起义军领袖葛荣的麾下。
三年后,高欢帮助葛荣打败了前上司杜洛周,并且吞并了杜洛周的部众。不过高欢在葛荣那儿只待了几个月时间,就发现起义军难成气候,北魏朝廷虽然腐败,但是支持朝廷的还是大有人在,比如契胡首领尔朱荣。因此高欢看尔朱荣势力正盛,而且尔朱荣也有抱负和野心,跟着这样的人肯定比其他人要有前途,于是就又投奔到了尔朱荣那里,从参加造反的一头转向平定叛乱的一头了。
尔朱荣是北魏时期的权臣、军事家,他手下的能人可不少,像高欢、宇文泰分别是北齐和北周的奠基人,杨忠是隋朝的奠基者,李虎是唐朝的奠基者,独孤信是历史上有名的老丈人,三个女儿分别是三朝的皇后,贺拔岳是影响后世几百年历史的关陇集团的第一代首领。这些后来搅动历史的牛人都能聚集在尔朱荣的麾下,可见当时尔朱荣势力和能力之强。
公元528年七月,葛荣亲率百万主力部队,对阵尔朱荣的七千精锐骑兵。葛荣大军虽然号称百万,但肯定没有百万,不过至少也有几十万。即使是这样,双方力量对比也很悬殊,这仗该怎么打呢?这是尔朱荣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方面,尔朱荣派熟悉葛荣部队的高欢前去阵前招降;另一方面尔朱荣自己亲率大军,身先士卒冲击葛荣中军大阵。对于阵前挖人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想到高欢做到了,他成功策反了葛荣军中七个草头王和上万人的队伍。葛荣军阵也被尔朱荣的精锐骑兵击溃,葛荣大败,其本人也被生擒送往洛阳处死。由此可见,当初高欢对起义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其内部不够团结和坚定,果然难成气候。此一战之后,高欢深得尔朱荣的器重。
有一次高欢向尔朱荣进言:“今天子愚弱,太后淫乱,孽宠擅命,朝政不行,以明公雄武,当趁机奋发,清帝侧,霸业可举鞭而成! ”意思就是劝尔朱荣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尔朱荣听后大喜,认为高欢文武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实际上是高欢正中其下怀,说到他的心坎儿去了。所以此后每当商议军政大事,必定让高欢参加。
尔朱荣也像高欢说的那样,在平定六镇叛乱,击败葛荣后,一步步迁侍中、任大丞相,拜太师、天柱大将军,独揽北魏朝政大权。
公元530年尔朱荣奉自己的女婿北魏孝庄帝密诏,去洛阳入宫觐见,恭贺皇后(自己的女儿)产子。途中高欢随行。这天尔朱荣问左右的人:“如果我不在了,谁能统领全军呢?”左右皆说是尔朱兆(尔朱荣侄子)。尔朱荣笑了笑摇头说:“尔朱兆也就能统领三千骑兵,多了他担待不起,依我看,能统领全军的就只有高欢了!”这说明现在高欢在尔朱荣团队里的地位已经相当的高了,也说明尔朱荣已经注意到高欢的威胁了,只是他比较自信自己在时还是可以镇得住高欢的。
他哪知道再厉害的枭雄也有落幕的那天。自从尔朱荣把持北魏政权,一直在晋阳(今山西太原)遥控指挥北魏朝政,甚至孝庄皇帝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孝庄帝和他的矛盾日益尖锐。尔朱荣这次奉召去洛阳,也是孝庄帝谋划已久,准备除掉自己这个岳丈。而尔朱荣也想趁此机会进一步控制朝廷,为下一步篡位做准备。最后尔朱荣还是太自信,疏忽大意,在进宫看自己的女儿和外孙时被孝庄帝安排的手下击杀,一代枭雄当场毙命。
尔朱荣死后,高欢统领了以前六镇的二十万降兵。现在高欢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底,可以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了,高欢在消灭了尔朱氏残余势力后,自己成了北魏另一个权臣。
北魏皇室现在根基已经不稳了。只能依靠这些拥有兵权的大臣,而这里面高欢又是势力最大的一个,所以高欢现在也是随便废立皇帝,北魏的皇帝只能像傀儡一样。元修在被高欢立为皇帝后,成为北魏孝武帝。但元修并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自己亲率十万大军对阵高欢,两军还未交锋,元修一方就有人暗中投降,加上内部大将争权,导致军队士气大跌,元修又惊又急,带着几个宗王和五千兵马逃至长安宇文泰处建立了西魏。
高欢回到洛阳后立清河王世子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自己继续把持朝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东魏、西魏只是相对而言,他们各自的国号都叫魏,历史上为了区分才这么称呼的。至此东魏和西魏争斗不断,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北齐和北周。
高欢终其一生虽然在东魏位高权重,但是和曹操一样一直没有篡位,直到自己死后,其子高洋袭位,废掉元善见,于公元550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这就是历史上的北齐。然而北齐也就历经六帝二十八年就被宿敌北周给灭了。
北齐究其灭亡的原因,追根溯源这和高欢的执政理念是有关系的。高欢自己是鲜卑化的汉人,自己的军队是以前的六镇流民,这些人里面除了鲜卑人,还有汉人、匈奴、高车、羯、敕勒等,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鲜卑化。高欢在给士兵讲话时也使用的是鲜卑语,所以高欢的管理是完全趋于鲜卑化的管理,这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和民族融合政策完全是背道而驰,和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完全相悖,所以注定他是要被时代和历史抛弃的。当然北齐的灭亡高欢变态的子孙们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