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一个人的颜值至关重要。但决定一个人颜值的,不仅是相貌,还有他的精神面相。不同年龄的人应该有与他的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精神面貌,如果二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相适应,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正如某位美国学者所说,如果你在儿童身上看不到快乐,在少年身上看不到淘气,在青年身上看不到性感,在中年身上看不到风度,在老年身上看不到慈祥,这个国家就有问题了。
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中国人都是一脸的苦相,为什么在一些比中国贫困得多的国家里,人们生活得都很快乐,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得很好,我们却一脸的苦相呢?一个人的精神面相显得愁苦,肯定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对一个人精神面相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最难改变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常常生活在惶恐之中,也很少得到疼爱,他就会形成一种苦相,并且这种苦相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经常观察孩子后,我有一个发现: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孩子都是活灵活现的,很开朗,很活泼,他会更愿意和陌生人交谈、玩耍。而那些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带的孩子,都更容易吵闹、哭啼、要这要那。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孩子只有跟父母在一起,他才是最有安全感的;孩子只有得到了父母的疼爱,他才是最自信的。有了安全感与自信,孩子自然就会形成健康的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也会更有热情。
除了是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否得到很多外界的鼓励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精神面相。
美国著名教师罗恩·克拉克曾带他的学生们来到中国。尽管身处陌生的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人,但这些孩子显得特别活泼,连走路的姿态里都带着一种自信。而在同一个课堂上,中国的学生走进教室时,一个个都缩着身体,显得很拘谨。见此情景很多老师感慨说,我们的教育出了大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让孩子生怕出差错,生怕丢脸,没有自信,不敢表现自己。孩子苦相的形成,也与这个有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