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一莼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广东深圳
事出有因冷静分析
这天下午一点,放在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老师给我发来了微信消息。
我心里一慌,感觉有点不妙,如果没发生什么大事,老师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我发消息的。
果然,消息列表里是老师发来的照片,儿子在学校打人了,被打的同学受伤了,眼眶下方又青又肿。
看着屏幕里的照片,我的心一下子揪住了:老天,孩子闯了这么大的祸,我该怎么办?
还没等我想好措辞,老师的信息又弹了出来:“中午孩子一起玩狼人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起了冲突,这两个孩子就打起来了。”
“事后明德主动找我说说明了情况,也给被打的同学道了歉,现在双方已经和解了。”
“不过有一点很值得夸奖,他主动承认了错误,还反思了自己,说自己太冲动没控制好情绪。”
看完这一段话,我心情特别的复杂,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老师的消息。
我决定先处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用《升级心理年龄》中的六把钥匙来解决当下的这个困境。想到这儿,我的情绪渐渐平稳下来,开始认真思考整个事件。
界线:
首先,儿子动手打了同学,这是他的事,他要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负责。
而我作为家长,有责任引导儿子以及处理这被打同学之后的相关的问题,包括看医生和对方家长沟通。
全局:
这件事情涉及了儿子、同学、老师、家长,我要按次序一一进行处理。不过,虽然孩子闯祸了,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次序:
儿子打完人后也第一时间道歉并向老师说明了原因,双方也和解了,但是作为他的家长,我首要的就是关心同学,安抚对方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再处理儿子打人的原因。
接纳: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就要面对现实,不要抱怨、指责,也不要逃避。打人肯定有前因后果,儿子也不是一个会恶意伤人的人,他可能就是情绪上来了,没控制好自己,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客观:
打人确实不对,对别人、对老师、对家长都带来了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讲,这也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个好的教育机会,可以引导高猫头鹰的儿子以后如何处理问题。
通情达理:
首先,要关心两个孩子的情绪,再和他们探讨同学间如何处理矛盾冲突。除了打架,也许有比打架更好解决的办法。
经过一系列分析与思考,我心里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条理也清晰多了。
我组织了一下语言,回复老师:“我现在比较担心受伤孩子的情况,看照片上孩子眼睛又青又肿,我怕有后遗症,想过来带他去看医生。”
老师也很快地回复了我:“已经冰敷了,而且孩子说已经不疼了,没什么感觉,问题不大。”
我还是有些担心:“好些了就行,但是我想和对方家长也沟通一下,毕竟孩子动手打了人,这是不对的。”
老师也很耐心地告诉我:“这件事情发生后,我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不过对方一直没有回复我。”
当我说放学后要去学校看看两个孩子时,老师和我沟通说:“现在疫情期间,学校暂时不能进来,要不放学后,我让两个孩子在门口等你吧。”
再三确认后,我就与老师结束了这次谈话。
得知内情疏导情绪
放学后,我第一时间守在校门口,等见到两个孩子后,我观察了一下儿子同学的眼眶,还是有一点点肿。
我也顾得打招呼了,赶紧迎上去就先问同学:“你没事吧,还疼不疼,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同学见我一脸担心,还扬起笑脸,安抚我说:“阿姨,现在不痛啦,我没事!你放心,我们两个已经和解了,不用担心,我先走啦。”
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冲我和儿子挥了挥手,离开了。
回家路上,我和儿子聊起了这件事。
我情绪平静,也没想要责怪他,而是像往常聊天一样问儿子:“今天是为什么和同学打架了?”
儿子也没瞒着,大方地说:“中午我们一群人玩狼人杀,他耍赖违反了规则。”
“我当时觉得这样不好,但是他又不承认,我就说要去调监控。结果他不让我去,强行拉着我,还连带摔倒了三个女生,我右手还有三个手指挫伤了呢。”
我看着他还有些泛红的手指,心疼不已:“那你还疼不疼啊?”
儿子无所谓地挥了挥手:“不疼了,但是当时特别生气,也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冲上去就和他扭打到了一起。”
“男孩子打架嘛,没点轻重的,教室里那么多桌子,也没注意,他磕到了放书包的架子上,所以脸才受了伤。”
我点了点头表示清楚了事情经过。
儿子看了看我,发现我没有生气,便接着说:“不过看到受了伤,我立马停了下来,和他道歉,也和参与游戏的同学们道了歉。”
说着他挠了挠头,一脸愧疚地说:“妈妈,因为我的冲动,让他们都受到了影响。”
我决定首先关心孩子的情绪,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没关系的,你道歉了不是吗?同学们都会理解你的,你当时也是气不过他玩游戏还耍赖犯规嘛。”
“不过,你可以和妈妈说说,你当时的情绪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吗?”
他想了想说:“当时简直是怒发冲冠了!打完了之后觉得特别轻松,而且他平时又爱欺负人,我忍了他好几个学期了!”
“但是轻松完之后我又觉得特别不好,觉得自己太冲动了!”
我见他还有这等反思,当下就觉得可教时机来了,我尝试性地引导他:“那你觉得以后再碰上这种事,你该怎么办呢?”
“既然你在游戏时,强调公平和规则,不妨多看看法律类的相关书籍?”
儿子一听我这个提议,立马来了兴致,表示之后一定要去看看。
他认同了我的提议,还一脸骄傲地说:“妈妈,其实当时打完架,我们和解之后,我特地和大家一起商量了一下,修改了游戏规则,这样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打人事件了!”
我赶紧肯定了他的行为:“不错,你当时打完人,又勇于承担错误,事后为了防止二次冲突,还修改规则,真的特别棒!”
后来我主动找到了男孩妈妈沟通,对方也表示特别理解:“没关系的,男孩子之间偶有摩擦也很正常。”
至此,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回归了平静。
经历了儿子打人的事件,我通过六把钥匙的分析,稳稳地接住了孩子,事后也处理得很好。
男孩子之间发生摩擦,是常有的事。当孩子闯了祸,身为家长的我们首先不要急着责怪孩子,责怪也许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但孩子可能会因此关闭自己的心门,不再和我们交流沟通,得不偿失。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处理好自己情绪后再倾听孩子的叙述,和他一起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引导他以后发生此类事件该怎么处理。
孩子闯祸了你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编辑 / 胡丹蕾,斗斗
排版 / 胡丹蕾
图片 / Pixabay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