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的红利期已过

分答出来了,很多人叫好,但是最近被有关部门关掉了,暂停营业了。

今天观察很多网红的打赏数量普遍再减少,为什么呢?

1,读者的新鲜感已过,天天打赏确实也费钱而且大部分并没有回报,所以只要不傻的人都会变的理性起来。退潮了,才知道什么叫裸泳。

2,每个网红的行文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看了几个月甚至一年了,也审美疲劳了。对于大部分读者大人来说,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一拨跟着大咖们的小网红,没有或者很少有广告可接,打赏收入已经不够生活后,可能也不够自己任性的生活了。可能也会乖乖的回去找份工作上班去了。

3,每个新鲜事情出来的时候,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并得到改变。微信公号可能会让很少一部分人,建立了个人影响力,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简书红了几个小网红。

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写作能力,比谁走得远的不是马、而是骆驼。

4,我反复说过:写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不如踏实干好主业赚钱多。写作,并不是最赚钱的方式,比它赚钱的方式多着去了。

大家都羡慕迷蒙一篇广告40万,今天王健林说先定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

5,写作,是建立个人影响力的好方式,写作需要靠其它方式去变现。大部分人出书,是不赚钱的,一般几万元版税还需要花费2年左右的时间,从写作到最后拿到钱。

然后大部分书就绝版了,很少有特别畅销的书籍能持续再版长销书。

写作也是需要拼看谁写得久,我的基本逻辑是你写了多少万字了?你写了几年了?

一般能出第一本书的人,基本是40万字以上+3年写作时间,我们对着这个标准去写,不断精进,慢慢你会发现当初和你一起出发的小伙伴们已经掉队了。

6,希望通过写作变现的人,希望自己能出版一本书的人,也需要经历2个左右的平台周期。从最早的BBS论坛到博客,从博客到微博,从微博到豆瓣,从豆瓣到知乎,从知乎到简书、公号。

现在有很多人开始嫌弃简书了,这是很正常的。确实,我开始也会观察、看简书首页的文章,现在也很少去看了。

一定会有下个平台出现,但是核心的还是写作能力。

7,得到APP订阅了3个,现在也只看一个了。有些付费群,最近也几乎不看了。更别说其他的很多群,大家的热乎劲、新鲜感已过了。

学习还是要踏踏实实,要不然容易扯着蛋。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说过了。

8,对于大部分人普通人来说,拉长战线、曲线救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从今年1月27号开始在空间里加密写字,记录就好、都不知道十万字在哪里?想到就想放弃。

真正开始记录、写就好的时候,空间写了10万不到半年时间;现在简书都写了16万字了。

耐心,骆驼是走得慢才能走得远,马是跑得快但不持久。

9,能穿越两个平台时代的人,才能保持那份冷静。我观察的豆瓣小网红XX,并没有说辞职全职去写作。他依然干着他的主业、在读着在职研究生课程,同时也甜蜜的干着自己的小副业。

一个新平台出现的时候,没有足够积累就急着辞职去干的人会呛着水;第二次就会有经验了,慢慢就走得稳当了,能看清现实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14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812评论 25 709
  • “有人说,人就好像那笼子里的孔雀,这一生的绚烂,只是给别人欣赏。我青春与理想,长久地活着,却可以痛哭。只有另一种绚...
    胡崽崽阅读 853评论 2 7
  • 我们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是要考虑到主线路走的。 尤其是技术架构,在产品刚开始策划实施的时候,就需要有技术人员参加到产...
    猫猫咪不吃肉阅读 400评论 0 1
  • 很多屡屡不成功的人,他们都有什么特征呢?其中之一就是喜欢找借口。 借口一:智力 往往感觉自己笨,而成功的人智力超强...
    唯其时物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