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缕凡心,忆一段往事

都说红尘万丈不愿争渡,可却只手可摘花,不念万物有灵。

其实如我所说,我们避开的不是尘,避的使我们自己的心。

也就如曾经哪一首菩提树下被千家道颂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世间有灯红酒绿,也有竹林悠悠,亦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鸿齐飞。

世间万般景,你念着什么,为何而念,规避着什么,为何要避呢。

我们生在尘世,死在尘世,何为尘,世间无圣,为凡,凡世尘埃漫天,我们避无可避。

世间末法,万灵皆消,我们又能如何。我们生来皆为凡人,我们在此世有太多的事无能为力。

有些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有些事,避之不去,舍而不得。

有些人,尘本无念,却蒙蔽了太多人的心。

有些人,这万丈红尘,一路凤尘,却依旧心清目明,志未消。

凡事求一心,我们心有万水千山,就出去走一走,心眷恋红尘世俗,就应去争一争。

看破勿说破,世界之大,何来净土,眸视百丈,万物依旧通透。心中有佛,灵山自现。心中发愿,亦证菩提。

地藏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亦可证菩提,这万丈凡尘寻得无上菩提,何难?

虽世有万法,可生来为凡,大道有缺,末法已至,这万丈红尘,亦可留住青丝与雪发。

待悠闲时,寻得幽幽竹林,观得气韵自生,望遍五湖四海,水墨与竹相容。这天与地,人与画,水与墨,竹与情。体验姜子龙老师的水墨竹情,听一听姜子龙老师的人生之道。

文:楚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