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少林寺》让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名扬天下,其实,登封这个地方除此之外,有意思得很。
登封与我的老家是邻县,我家距离少林寺不过20多公里,三四十分钟即达,所以从小学开始,嵩山就是每年春夏固定的郊游项目,已经不知道去过多少次了。现在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登封这个地方。(一定要看到最后哈)
登封原名嵩阳,也就是嵩山的南面。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沿用至今。不得不说女皇陛下这个名字起得还真有点简单粗暴。
登封市区就在嵩山之下,其中少林寺是佛教人人皆知的禅宗祖庭,达摩祖师的故事被影视剧都演绎过,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道观,香火极胜,比如我奶奶腿脚利索的时候就常来。嵩阳书院则是北宋鸿儒程颢、程颐兄弟讲学之所,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之一。绵延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登封成为“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合一”的一个缩影,真是棒棒哒!
今天,我们家族一行20人开着四辆车浩浩荡荡出门玩耍,目的地是中岳庙。少林寺去过无数次,中岳庙却是好多年都没来过了。我奶奶是信道教的,今天也算是替奶奶上炷香。虽然我已经皈依我佛,但是对其他宗教也不那么排斥,一是出于平等心,二来我其实就当是一次郊游来着。。。
但是今天的主题不是中岳庙,而是遇到的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永泰寺。(虽然我们并没有进去,只是在它门口上了个厕所Y(^_^)Y )
门口的一个介绍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居然是一座尼众寺院,而且历史上曾有三位小公举在此修行,分別是北魏转运公主、南朝明练公主和北魏永泰公主。为何本该养尊处优的小公举们都青睐此地?且听我慢慢道来。
故事是这样的。
北魏转运小公举的故事
北魏文成帝的女儿转运公主是第一个到此地修行的小公举,所以永泰寺的前身是转运庵,就是用小公举的名字命名的。
为什么好好一个小公举会到山里出家呢?肯定有故事呀!我的八卦之心腾地一下燃烧了起来。
手头无书,就问了一下度娘,原来是这样的——转运公主是北魏文成帝和冯太后的女儿,介绍一下文成帝,听他的谥号就知道是个好皇帝,它在位期间大兴佛寺,云岗石窟就是他下令开凿的,可惜天妒英才,26岁就被佛陀接走了。
转运公主的哥哥献文帝继位后,老妈冯太后不肯撒手,临朝听政,大权在握。如果你对冯太后没概念,那么我说《锦绣未央》里面的李未央,你恐怕就不会陌生了。
献文帝作为一个被打压的傀儡皇帝,生出了厌世之心,把皇位传给了年仅5岁的儿子孝文帝拓跋宏,然后跑到嵩山出家念佛去也。
转运公主从小就受到父亲及哥哥的影响,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再加上与哥哥的感情深厚,也对宫中的尔虞我诈深怀恐惧,感到厌倦,对女强人老妈独揽朝政的行为心存不满,于是追随哥哥到嵩山出家了,也是个叛逆少女啊。转运公主到了嵩山就住在转运庵里,修的是小乘佛教。
南朝明练小公举的故事
明练公主的故事也超级精彩。
明练公主的老爸就是赫赫有名的梁武帝,南京的玄武湖就是她家的园子。梁武帝可谓最为著名的佛教徒之一了,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曾先后4次到南京同泰寺(今鸡鸣寺)出家,都被大臣赎回。
明练公主受到老爸的耳濡目染,整日念经谈佛,且极有悟性。时常向老爸的座上宾宝志法师请教,缠着宝志给他谈佛经故事。宝志法师是梁武帝最崇拜的三个法师之一。
然后达摩祖师来了中国,拜见梁武帝,可是他们的会面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因为达摩祖师修的是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而梁武帝修的是小乘佛教,主张自度成佛。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且梁武帝着实固执,达摩祖师就识趣地离开了。
宝志法师听说梁武帝放走了达摩祖师,大为震惊与惋惜,他埋怨道:“陛下知道吗?达摩是西方般若多罗的得法帝子,是印度高僧。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心传心,明心见性,一切皆空。”
梁武帝对达摩祖师的观点始终不能苟同,而在一旁静静听父亲和宝志法师辩论的明练公主,却对达摩崇拜得无体投地,觉得达摩就是她今生一直在等的师父。小公举的境界更胜一筹啊。
于是她不顾父皇的反对,毅然离家出走,到嵩山拜达摩为师,法号总持。从此,明练公主就成了达摩祖师的第一个女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第一个”三个字其中蕴含的艰难自己揣摩。
由于明练小公举是女孩,与师兄们在一起生活起居颇有不便,梁武帝自然是心疼小女儿的,就把原来规模较小的转运庵改建为明练寺,让女儿居住。
另外,明练寺距离少林寺虽然不远,但每天都前去朝拜也是很不方便的,因此经达摩同意,寺院修建时一反天下寺院都座北朝南的习惯,将大门建成座东向西,朝着少林寺的方向,这样明练公主每天就不必跑到少林寺朝拜,就可在寺内朝拜师父了。
总之,这还是位幸运的小公举。
明练公主是禅宗的第一位女僧,开创了禅宗尼僧的先河,所以后人称总持为佛教禅宗尼僧的鼻祖,称永泰寺为佛教禅宗尼僧的祖庭,也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
北魏永泰小公举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第三位小公举的故事。
清王昶在《金石萃编》中说:“永泰公主入道为尼,史虽无可考。然观当时朝政,高太后之出俗与永泰公主为尼,都有不安于其朝政之缘故。”
永泰公主是北魏宣武帝的女儿,老爸崇尚佛教,在洛阳大兴佛寺。但是他也优柔寡断,宠信奸臣,当政时天下极不太平,水灾旱灾不断,各地起义频繁。
公元515年,宣武帝贺崩,年仅6岁的孝明帝元诩继位,也就是永泰公主的哥哥。据《魏书·明帝纪》记载,其兄孝明皇帝当年元月登基,二月即尊高氏为皇太后,胡充华(孝明帝的生母)为皇太妃,可是到了三月高太后即出家为尼,八月皇太妃成为皇太后,过了不到五年,胡太后又被幽禁。可见其中的腥风血雨刀光剑影。年幼的永泰公主亲眼目睹了皇室上演的一幕幕宫心计,对胡太后的阴险毒辣不寒而栗。
孝明帝16岁的时候,应该独理朝政了。可胡太后还死抓着政权不放,引起满朝文武大臣的不满,大臣们联名上书,劝胡太后归政。铁腕胡太后对上书的大臣们痛下杀手。孝明帝也曾结交密多道人,发动夺权政变没有成功,密多道人被胡太后杀死在皇宫门外,孝明帝本人也被囚禁到西苑。
有一年,胡太后挟天子和皇后,由数百名嫔妃、公主、太监陪驾,到中岳嵩山游春。游兴正浓时,永泰公主劝说胡太后归政与哥哥。胡太后听后大怒,以为是永泰与哥哥连手夺权,当即拂袖而去,并起了杀心。
孝明帝建议她:“你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可走,效法高太后,削发出家。”永泰公主当即向孝明帝深施一礼,逃向嵩山深处。堂堂一个公主,就这样“失踪”了。
永泰公主逃进深山,饥饿干渴难忍,最后昏迷不醒。被明练寺的老尼慧玉师父上山打柴时发现,背回寺院。醒来一问,才知道是当朝的皇姑。从此以后,永泰公主就在明练寺里出家当了尼僧。
永泰公主在寺中一边念佛,一边练武,练得一手过硬的少林武功,并训练了一批武艺高超的尼僧队伍,后来率尼僧回洛阳,帮哥哥元诩夺得了王位,然后毫不眷恋俗世,骑着白马回到寺院。虽然听起来不像真的,但是想想那身姿,想必英气潇洒!
孝明帝再三请她都不愿回宫,赐她金银财宝也不稀罕,只好在永泰公主居住的寺院旁修建了一座殿宇,皇姑楼就是那时所建。为尼期间,她乐善好施,经常将钱粮赈济给周围的苦难百姓,深受广大僧俗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为纪念永泰公主的功德,嵩岳寺僧人道莹奏请皇帝整修明练寺,奉祀永泰公主,更名永泰寺。
话说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豫剧桥段啊。真实的历史是,胡太后害怕儿子年龄渐长,于己不利,武泰元年(528年),就毒死了亲生儿子孝明帝,立临洮王3岁的儿子元钊为帝,自居摄政。这个麻麻你站住,我服你!
胡太后也是个传奇的女人,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笃信佛教,又耽于情欲……她的风流韵事也是一箩筐,改天再八。反正最后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将胡太后及元钊杀死在河中,结局那叫一个惨。不过她这一生也足够精彩了。
公主们出家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可考,度娘知道的也许都是传说。要知道,即使在佛教鼎盛时代,公主出家也是足以轰动全国的事件,所以她们的佛门之路想必万分坎坷崎岖,但是能够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克服万难达成心愿,还是要为她们竖起一个大拇指,自愧弗如。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