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若不早逝,曹操可以一统天下?

熟读三国的读者应该大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是对三国形势一种假设。意思是,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很有可能曹操就会完成统一,就不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了,更不会有诸葛亮什么事了。

让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曹操实现北方统一的过程中,郭嘉发挥了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无人替代的作用。

比如在曹操与袁绍相争之时,普遍都认为曹操会输,甚至很多曹营中的人都暗中和袁绍眉来眼去。而郭嘉却提出了“公有十胜、绍有十败”的论断,这极大地安抚了民心,为日后曹操击败袁绍奠定了基础。

例如当刘备投奔到曹操帐下时,其他人都劝说曹操杀了刘备,只有郭嘉劝曹操留下刘备以招贤纳士,这一招果然有用,天下人才都云集到曹操那里。

再比如后来曹操准备与刘备开战的时候,曹操担心会被袁绍偷袭,郭嘉说不会,袁绍这人有谋少断,结果是袁绍果然没有出手。

又比如官渡之战大捷后,曹操准备乘胜追击,这时候郭嘉说,袁绍的两个儿子有矛盾,无需打,他们就会自相残杀,劝他拿住时机进攻刘表。之后袁绍的两儿子果然自相残杀,结果一死一逃。

这时候郭嘉请曹操先暂停攻打刘表,先灭掉袁绍的儿子袁尚,不然让他和胡人联合起来,会尾大不掉让北方不稳。

也正是在郭嘉辅助下,曹操平定了北方,可这时候郭嘉就逝世了,若是郭嘉还活着,他是否能辅助曹操一统南方呢?

小编认为就算他还活着,难度也是很大的,为什么呢?

一是曹操面对的敌人不同,之前曹操统一北方之时,面对的敌人是袁绍、吕布、马腾等,这些人无论能力及个人眼光,都无法与曹操的南方对手刘备和孙权二人相提并论。

比如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最担心的是袁绍从背后偷袭,但袁绍偏偏没有听田丰的请奏,就是不出兵,才给了曹操以机会。后面袁绍的两个儿子没有趁曹操南下的时机偷袭曹营大后方,反而是自相残杀又给了曹操机会。

换句话说,郭嘉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是因为非常了解袁绍及其儿子、吕布等这些人的特点及弱点,知道他们不会打仗,所以让曹操打时间差。

可若是曹操面对刘备、孙权这样的对手,这两个人身边的诸葛亮、周瑜又都是行军打仗的能手,郭嘉又怎样给曹操出更好的主意?

二是曹军在赤壁之战的失败,并不是战略失败,而是战术失败。

郭嘉是一个战略家,他替曹操出的谋策基本都是战略主意。但是当曹操打刘备、孙权的时候,却并非是战略错误。

他该不该发动赤壁大战,不战孙刘就会发展坐大,尤其是刘备肯定是直取益州了。所以即便是郭嘉活着,也肯定是同意曹操战的。

曹军在赤壁大战的失败原因,是不适南方的天气且瘟疫等流行病爆发,也是不会水战、没有水军,还有粮草不足、后勤保障跟不上,这些都是战术问题。

战术问题,或许郭嘉也是没办法解决,因为从来没有他解决这种问题的历史记载。

三是如果郭嘉还在世的话,或许能够给予的作用只是分化离间孙权、刘备两方的人才。

当初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正是郭嘉提醒曹操招贤纳士,没杀刘备就是广贤纳士的结果,也是曹操可以得到支持的原因。但是孙刘这边的人才能够被曹操吸纳过去吗?

当初孙策打东吴之时,讲的是武力,人心不服。但孙权主事之时,他十分礼贤下士,所以江东的人都愿意跟着孙权干。

而刘备更具有招贤纳士能力,且还有皇叔的出身,所以他帐下人才几乎没有去曹操那里的。

从全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说法实在有些夸大其词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